无机材料学报 ›› 2021, Vol. 36 ›› Issue (2): 113-114.DOI: 10.15541/jim20200901 CSTR: 32189.14.10.15541/jim20200901
所属专题: 电致变色材料与器件; 电致变色专栏2021
• 专栏: 电致变色材料与器件(特邀编辑:刁训刚, 王金敏) • 下一篇
出版日期:
2021-02-20
网络出版日期:
2021-01-25
作者简介:
刁训刚,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 博导; 能源工程系/能源与环境国际中心主任; 电致变色中心创始人。E-mail:diaoxg@buaa.edu.cn
Published:
2021-02-20
Online:
2021-01-25
摘要:
电致变色是一个典型的多学科交叉研究领域: 涉及有机与无机材料、物理与化学、电子与光学器件、测试控制及封装技术、太阳能辐射光谱调控与节能、显色与热控等诸多基础和应用研究。近年来, 电致变色研究呈现百花齐放、精彩纷呈的复兴态势, 特别是在中国的科研技术人员快速进入这一研究领域之后, 使得多年稍显沉寂的国际电致变色研究领域浮现出勃勃生机。这一形势大致从国际国内电致变色专业学术会议参会人员的规模数量上可见一斑。两年一度的国际电致变色会议(International Meeting on Electrochomism-IME)已经举办到第13届, 最近连续几届参会人数基本维持在150人左右。而国内两年一度的全国电致变色会议(Chinese Meeting on Electrochromism-CME), 参会人数由第1届的26人、第2届的150人、第3届的178人、快速增加到2019年第4届的352人。中国的学术界和产业界都对电致变色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每次国内电致变色学术会议的参会人员大致维持在学术科研人员1/3、研究生1/3、企业界人员1/3的比例。
2020年3月, 受《无机材料学报》编辑部委托, 由我和王金敏教授一起为《无机材料学报》组织“电致变色材料与器件”专栏。当时正值新冠疫情肆虐武汉及全国乃至欧洲, 我们的科学家和研究生们在同心同德抗击疫情的同时, 都在更加努力地工作以报效祖国。业界同仁非常支持和配合我们的工作, 积极踊跃投稿, 我们的约稿、收稿、审稿等一系列工作也因此进展顺利。由于收到的稿件数量颇多且质量上乘, 原计划出版一期的电致变色专栏, 在征得编辑部同意的情况下分成两期出版。
我们邀请了国内的优秀研究团队为专栏贡献了稿件, 他们都是无机电致变色研究领域的翘楚。希望这些专业性学术作品能为进一步促进我国电致变色研究和产业化技术的蓬勃发展添砖加瓦。在此专栏付梓之际, 我谨代表电致变色领域的同仁为所有文章的作者和做出突出贡献的编辑们表示由衷的感谢和敬意。
中图分类号:
刁训刚. 编者按:电致变色研究的复兴与快速增长[J]. 无机材料学报, 2021, 36(2): 113-114.
DIAO Xungang. EDITORIAL:Rejuvenation and Rapid Growth on Electrochromism Researches[J]. Journal of Inorganic Materials, 2021, 36(2): 113-114.
[1] | 晁少飞, 薛艳辉, 吴琼, 伍复发, MUHAMMAD Sufyan Javed, 张伟. MXene异质结Ti-O-H-O电子快速通道促进高效率储钾[J]. 无机材料学报, 2024, 39(11): 1212-1220. |
[2] | 任冠源, 李宜冠, 丁冬海, 梁瑞虹, 周志勇. CaBi2Nb2O9铁电薄膜的生长取向调控和性能研究[J]. 无机材料学报, 2024, 39(11): 1228-1234. |
[3] | 谢天, 宋二红. 弹性应变对C、H、O在过渡金属氧化物表面吸附的影响[J]. 无机材料学报, 2024, 39(11): 1292-1300. |
[4] | 张哲, 孙婷婷, 王连军, 江莞. 不同维度Ag2Se构筑柔性热电薄膜的性能优化与器件集成研究[J]. 无机材料学报, 2024, 39(11): 1221-1227. |
[5] | 陶顺衍, 杨加胜, 邵芳, 吴应辰, 赵华玉, 董绍明, 张翔宇, 熊瑛. 航机CMC热端部件用热喷涂涂层的机遇与挑战[J]. 无机材料学报, 2024, 39(10): 1077-1083. |
[6] | 江强, 施立志, 陈政燃, 周志勇, 梁瑞虹. 高于居里温度极化的硬性PZT压电陶瓷的制备及叠层驱动器性能研究[J]. 无机材料学报, 2024, 39(10): 1091-1099. |
[7] | 彭萍, 谭礼涛. CuO掺杂(Ba,Ca)(Ti,Sn)O3陶瓷的结构与压电性能[J]. 无机材料学报, 2024, 39(10): 1100-1106. |
[8] | 王博, 蔡德龙, 朱启帅, 李达鑫, 杨治华, 段小明, 李雅楠, 王轩, 贾德昌, 周玉. SrAl2Si2O8增强BN陶瓷的力学性能及抗热震性能[J]. 无机材料学报, 2024, 39(10): 1182-1188. |
[9] | 史瑞, 刘伟, 李林, 李欢, 张志军, 饶光辉, 赵景泰. BaSrGa4O8: Tb3+力致发光材料的制备及性能[J]. 无机材料学报, 2024, 39(10): 1107-1113. |
[10] | 陈梦杰, 王倩倩, 吴成铁, 黄健. 基于DFT的描述符预测生物陶瓷的降解性[J]. 无机材料学报, 2024, 39(10): 1175-1181. |
[11] | 瞿牡静, 张淑兰, 朱梦梦, 丁浩杰, 段嘉欣, 代恒龙, 周国红, 李会利. CsPbBr3@MIL-53纳米复合荧光粉的合成、性能及其白光LEDs应用[J]. 无机材料学报, 2024, 39(9): 1035-1043. |
[12] | 杨佳霖, 王亮君, 阮丝园, 蒋秀林, 杨长. 基于CuI/Si单边异质结的微光高灵敏双波段可切换光电探测器[J]. 无机材料学报, 2024, 39(9): 1063-1069. |
[13] | 王旭, 李翔, 寇华敏, 方伟, 吴庆辉, 苏良碧. 不同浓度Y3+离子掺杂对CaF2晶体性能的影响[J]. 无机材料学报, 2024, 39(9): 1029-1034. |
[14] | 荀道祥, 罗序维, 周明冉, 何佳乐, 冉茂进, 胡执一, 李昱. 锂硒电池ZIF-L衍生氮掺杂碳纳米片/碳布自支撑电极的电化学性能研究[J]. 无机材料学报, 2024, 39(9): 1013-1021. |
[15] | 陈甲, 范依然, 闫文馨, 韩颖超. 聚丙烯酸-钙(铈)纳米团簇荧光探针用于无机磷定量检测研究[J]. 无机材料学报, 2024, 39(9): 1053-1062.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