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Z法砷化镓单晶生长中熔体流动状态转换
陈淑仙,李明伟
DOI: 10.3724/SP.J.1077.2007.00015 CSTR: 32189.14.SP.J.1077.2007.00015
2007 Vol. 22 (1): 1520
摘要(
3087 )
PDF(608KB)(
1795
)
考虑浮力、热毛细力、离心力和科里奥利力的情况下, 对CZ法砷化镓单晶生长中熔体流动和传热建立了三维时相关紊流数学模型. 通过数值求解预测到了熔体中流动状态的转变. 结果表明, 熔体中温度梯度驱动的浮力与热毛细力的联合作用和晶体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与科里奥利力的联合作用相匹配时, 熔体流动为非轴对称流动; 当其中一方占优势时, 熔体流动为轴对称流动. 流动为非轴对称流动时, 熔体中出现斜压热流体波. 由轴对称流动转变为非轴对称流动的机制为斜压不稳定性. 得到了能描述不同条件下熔体流动状态的流动区域图. 数值结果对优质砷化镓单晶生长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
光激发下 Li6Gd(BO3)3:Ce晶体发光和衰减的温度依赖特性
陈俊锋,李赟,宋桂兰,姚冬敏,袁兰英,齐雪君,王绍华
DOI: 10.3724/SP.J.1077.2007.00025 CSTR: 32189.14.SP.J.1077.2007.00025
2007 Vol. 22 (1): 2529
摘要(
3303 )
PDF(389KB)(
1759
)
研究了80~500K范围内, 光激发下Li6Gd(BO3)3:Ce晶体发光和衰减的温度依赖特性. 在346nm光激发下, 热猝灭占优势, 发光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在274nm光激发下, 发光由Gd3+向Ce3+的能量传递和热猝灭共同决定: 低于200K时, 能量传递占支配地位, 发光随温度升高而增强; 高于200K时, 热猝灭占优势, 发光随温度升高而减弱. 225K以下, 辐射跃迁占优势, 衰减随温度升高而略有增大; 225K以上, 无辐射跃迁占优势, 衰减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利用经典的热猝灭公式和Arrhenius公式, 获取的激活能分别为0.33和0.32eV.
|
|
CeO2对镁铝硅钛系统微晶玻璃的相变和介电性能影响
董继鹏,何飞,罗澜,陈玮
DOI: 10.3724/SP.J.1077.2007.00035 CSTR: 32189.14.SP.J.1077.2007.00035
2007 Vol. 22 (1): 3539
摘要(
3168 )
PDF(898KB)(
1844
)
运用DTA、XRD、SEM等测试手段, 研究了CeO2 添加到MgO-Al2O3-SiO2-TiO2 系统后玻璃的形成、相变和介电性能. 研究结果表明, 在MgO-Al2O3-SiO2-TiO2 系统中引入CeO2可以降低玻璃的析晶倾向, 玻璃的相变过程也随之变化, 随着CeO2含量的增加, 硅钛铈矿相出现, 金红石和堇青石的相对含量均有所减少, 而硅钛铈矿相的相对含量不断增加. 在微波频率下(10GHz), 材料的介电常数可在7.5~10.5范围内调控, 介电损耗<5.5×10-4.
|
|
表面活性剂对固相反应制备钴酸镍形貌影响的研究
庄稼,迟燕华,王栋
DOI: 10.3724/SP.J.1077.2007.00040 CSTR: 32189.14.SP.J.1077.2007.00040
2007 Vol. 22 (1): 4044
摘要(
3473 )
PDF(606KB)(
1882
)
采用醋酸镍、醋酸钴和草酸,加入不同的表面活性剂, 在室温条件下进行固相化学反应, 于60℃水浴恒温2d, 获得前驱物; 经热分析后, 610℃分解. 用XRD、SEM对热分解产物进行表征, 获得了多种不同微观形貌的NiCo2O4复合氧化物. 进行了不同聚合度和不同类型的表面活性剂对多种制备体系产物形貌影响的对比实验. 实验结果表明, 表面活性剂在合成过程中充当了软摸板剂, 对产物形貌的构成产生了明显作用.
|
|
KTa0.6Nb0.4O3粉体溶剂热和水热法合成的对比研究
钟志成,张端明,韩祥云,魏念,杨凤霞,郑克玉
DOI: 10.3724/SP.J.1077.2007.00045 CSTR: 32189.14.SP.J.1077.2007.00045
2007 Vol. 22 (1): 4548
摘要(
3418 )
PDF(472KB)(
1906
)
以Nb2O5 和 Ta2O5为前驱反应物, KOH为矿化剂, 采用水热法和溶剂热法两种合成工艺制备了KTa1-xNbxO3 (KTN)陶瓷粉体.实验结果表明, 反应溶剂(水/异丙醇)和矿化剂KOH的摩尔浓度是影响KTN粉体结构和形貌的关键因素.采用水热工艺制备的KTN粉体, 当KOH浓度达到3mol/L、反应温度为523K、反应时间8h时, 开始出现以焦绿石结构为主的KTN粉体; 随着KOH的浓度和反应温度的增加, 粉体中的钙钛矿结构成分随之增加, 而焦绿石结构则逐渐减少, 但始终难以完全消除.采用溶剂热法, 在KOH浓度1~2mol/L、反应温度523K、反应时间8h的条件下, 合成了立方相钙钛矿结构KTa0.6Nb0.4O3陶瓷粉体, KTN晶粒形状呈规则的立方体, 尺寸约为30~50nm; 最后对溶剂热法合成纳米粉体的机理进行了分析讨论.
|
|
凝胶体系中混合羧酸钾对草酸钙结晶的调控作用
柳一鸣,袁欢欣,欧阳健明
DOI: 10.3724/SP.J.1077.2007.00075 CSTR: 32189.14.SP.J.1077.2007.00075
2007 Vol. 22 (1): 7578
摘要(
3206 )
PDF(633KB)(
1699
)
酒石酸钾(K2tart)、柠檬酸钾(K3cit)和乙二胺四乙酸钾(K2edta)均可用于防治草酸钙(CaOxa) 结石, 但它们各有其优缺点. 本文采用双扩散法比较研究了这3种羧酸钾以不同比例两两混合时对CaOxa结晶的影响, 结果表明, 混合剂或者能够诱导更多的二水草酸钙(COD)和三水草酸钙(COT)晶体, 或者减小一水草酸钙(COM)的尺寸, K2edta-K3cit混合剂还能诱导(100)晶面减小、螺旋式生长的COD晶体, 该COD与肾小管细胞膜的粘附力较弱. 这些均有利于抑制草酸钙结石形成, 表明混合剂的防石效果优于单一钾盐.
|
|
(Nd0.75Na0.25)1-x(Nd0.5Ca0.5)xMnO3中电荷有序稳定性关系的超声研究
江亮,孔辉,刘毅,苏金瑞,朱长飞
DOI: 10.3724/SP.J.1077.2007.00093 CSTR: 32189.14.SP.J.1077.2007.00093
2007 Vol. 22 (1): 9396
摘要(
3022 )
PDF(489KB)(
1646
)
系统研究了(Nd0.75Na0.25)1-x (Nd0.5Ca0.5)xMnO3(x=0、0.25、0.5、0.75、1) 单相多晶样品在低温下的电磁输运性质和超声特性. 电阻和磁化率的测量表明所有样品均发生了电荷有序相变. 随着钠掺杂量的增加, 电荷有序相变温度(Tco) 向低温移动同时低温端磁化强度增大, 并且电荷有序态趋向于不稳定和短程化. 超声纵波声速从室温开始随着温度的降低逐渐减小, 在Tco之后声速急剧硬化. 这种超声异常表明体系中存在着强烈的电-声子相互作用, 该电-声子耦合来源于Mn3+的Jahn-Teller效应. 对纵波模量软化部分的拟合显示, 随着钠的掺入, 反映Jahn-Teller效应大小的Jahn-Teller耦合能EJT变小. 分析认为电荷失配效应是导致电荷有序被抑制和Jahn-Teller耦合能EJT变小的主要因素.
|
|
压痕-急冷技术表征Co 包覆Al2O3/TiC 复合材料的抗热震性能
师瑞霞,李嘉,王冬至,尹衍升
DOI: 10.3724/SP.J.1077.2007.00106 CSTR: 32189.14.SP.J.1077.2007.00106
2007 Vol. 22 (1): 106112
摘要(
3193 )
PDF(871KB)(
1757
)
采用压痕-急冷技术测试了Al2O3/TiC(AT) 和Co包覆Al2O3 /TiC(ATC)两种复合材料的抗热震性能. 实验结果表明, ATC复合材料的抗裂纹扩展能力与抗循环热震性能都优于AT, ATC的临界温差 △Tc比AT高25 ℃. 诸抗热震参数R 、R'、RIV和Rst 的计算结果也表明, ATC的抗热震断裂能力和抗热震损伤能力均高于AT. 少量Co的添加, 虽然对ATC复合材料的热物理参数改变很小, 甚至可以忽略, 但却大幅度提高了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 因而ATC具有较高的抗热震参数. ATC复合材料较好的抗热震性主要是其较高的抗弯强度及断裂韧性的贡献.
|
|
Ag/Al2O3 界面结构与O2分压关系的原子级热力学模拟
冯纪伟,张文清,江莞
DOI: 10.3724/SP.J.1077.2007.00119 CSTR: 32189.14.SP.J.1077.2007.00119
2007 Vol. 22 (1): 119122
摘要(
3616 )
PDF(400KB)(
1786
)
采用第一原理方法研究了Al终断(Al-terminated), O终断(O-terminated), Al2终断(Al2-terminated)的Ag/ \alpha -Al 2O3界面. 基于原子级热力学模拟,建立了Ag/Al2O3界面结构与O2分压关系. 分别采用了参考Al化学势和参考O化学势作为环境变量的两种近似处理方法, 发现它们预测的从Al终断向O终断转变的氧分压点相差约4个数量级. 通过对界面热容的估算,判断出更准确的结果应在两个近似之间, 而且用Al化学势作参照的结果应与实验结果更接近. Ag/Al2O3界面结构与O2分压的关系与文献报道的相应润湿性(wetting)实验具有同样的趋势. 理论预测的结构转变点与实验结果的误差在合理的范围内.
|
|
生物玻璃矿化性能及其离子溶出对成骨细胞功能的影响
涂杰,王迎军,陈晓峰,欧阳钧,邱小忠
DOI: 10.3724/SP.J.1077.2007.00123 CSTR: 32189.14.SP.J.1077.2007.00123
2007 Vol. 22 (1): 123127
摘要(
3676 )
PDF(947KB)(
1786
)
通过体外矿化实验, 对比研究了熔融法生物玻璃45S5和溶胶-凝胶法生物玻璃58S、77S的生物矿化性能的差异;并运用了这三种生物玻璃的DMEM(Dulbecco’s Modified Eagle Medium)浸提液对MC-3T3细胞进行培养, 以考察不同生物玻璃在培养液中的离子溶出对成骨细胞增殖及ALP(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通过体外矿化实验可以发现, 77S的生物矿化性能相 对45S5和58S较差, 在SBF溶液(模拟体液)中浸泡96h只能形成HA(羟基磷灰石)晶体, 45S5和58S则能生成类骨HCA(碳酸羟基磷灰石)晶体; 但细胞培养实验发现, 77S浸提液中培养的细胞, 其细胞增殖和ALP活性都明显高于45S、58S和对照组. 由此认为, 一定的离子浓度范围内, Si离子的存在有利于成骨细胞的增殖与分裂.
|
|
磷酸镍基类分子筛材料的吸附性质研究
解丽丽,胡娟,吴春冬
DOI: 10.3724/SP.J.1077.2007.00128 CSTR: 32189.14.SP.J.1077.2007.00128
2007 Vol. 22 (1): 128132
摘要(
3010 )
PDF(444KB)(
1642
)
主要研究了磷酸镍基类分子筛材料VSB-1和CoVSB-1对H2和H2NCH2CH2NH2的吸附性质. VSB-1和CoVSB-1对H2的吸附是一种超临界物理吸附. VSB-1和CoVSB-1H2NCH2CH2NH2的吸附量比对H2O分子、C2H5OH分子以及其他有机胺蒸汽分子的吸附量大, 分别是19.7wt%和24.3wt%, 通过XRD、FT-IR和UV-Vis等光谱表征证实了VSB-1和CoVSB-1 H2NCH2CH2NH2的化学吸附机理, 即H2NCH2CH2NH2与VSB-1和CoVSB-1骨架结构中的过渡金属Ni和Co离子活性位的螯合作用.
|
|
纳米Al粉掺杂对MgB2 超导块材超导电性和显微结构影响
郭方方,徐政,许红亮,冯勇
DOI: 10.3724/SP.J.1077.2007.00133 CSTR: 32189.14.SP.J.1077.2007.00133
2007 Vol. 22 (1): 133137
摘要(
3264 )
PDF(426KB)(
1703
)
以纳米Al粉为掺杂物质,借助超声 分散,较好地解决了纳米Al粉的团聚及其与B粉的均匀混合问题, 制备出了1mol%、2mol%、5mol%、8mol%纳米Al粉掺杂的MgB2 超导块材, 并对掺杂效果和机理进行了研究. 物相和显微结构分析表明, Al能够替代Mg进入MgB2 晶格内, 并导致MgB2 的晶胞参数 a 、 c 逐渐降低, 其中 c 的降低幅度较大. 随着Al掺量的增加, MgB2 的临界温度 Tc 逐渐降低, 由未掺杂时的38.5K降低至掺杂8mol% Al时的35.5K. 超导电性研究结果表明, 纳米Al粉掺杂, 在低温、高场、低掺杂量的条件下可以改善MgB2 的超导性能, 掺杂量过大反而 抑制MgB2 的超导性能, 2mol%的纳米Al粉掺杂效果最好.
|
|
BaPbO3 导电薄膜的制备、结构及性能研究
陆裕东,王歆,庄志强
DOI: 10.3724/SP.J.1077.2007.00138 CSTR: 32189.14.SP.J.1077.2007.00138
2007 Vol. 22 (1): 138142
摘要(
3114 )
PDF(642KB)(
1932
)
以可溶性无机盐为原料, EDTA 、柠檬酸、酒石酸为复合螯合剂, 水为溶剂, 采用改进的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无裂纹、晶粒尺寸小且均匀分布的钙钛矿结构的BaPbO3 导电薄膜. 利用XRD、SEM和EDS表征方法结合薄膜方阻的测定, 具体分析了Pb/Ba比和晶粒生长情况对BaPbO3 薄膜导电性能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Pb/Ba比和晶粒生长情况是决定BaPbO3薄膜导电性的两个主要因素, Pb/Ba比的上升和晶粒的长大, 都会提高BaPbO3薄膜的导电性能; 热处理次数对BaPbO3 薄膜方阻的影响与薄膜厚度有关. 在700℃下保温10min的快速热处理方法, 可以获得钙钛矿结构、薄膜方阻为5.86 Ω﹒□-1 的BaPbO3 薄膜.
|
|
聚酰亚胺/TiO2 复合膜的制备、表征和气体渗透性测定
茂功,钟顺和
DOI: 10.3724/SP.J.1077.2007.00148 CSTR: 32189.14.SP.J.1077.2007.00148
2007 Vol. 22 (1): 148152
摘要(
3663 )
PDF(577KB)(
2054
)
以硅藻土-莫来石陶瓷 膜管为支撑体, 以TiO2 为过渡层, 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负载型聚酰亚胺/TiO2 复合膜. 采用FTIR、NMR、TG/DTA、TEM、BET和气体渗透法对复合膜进行了表 征和测试. 结果表明: TiO2 相通过与聚酰亚胺链上羧酸基支链发生键连形成有机无机组分交错分布的网状结构; 复合膜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有机无机兼容性; 相对于聚酰亚胺膜, 复合膜对H2 、CO2 、N2 和H2 O具有较高的分离性; TiO2 含量为15wt%的复合膜对H2 /N2 、CO2 /N2 和H2O/N2的分离因子分别为64.2、42.5和80.8.
|
|
沉积温度对CVD SiC涂层显微结构的影响
张长瑞,刘荣军,曹英斌
DOI: 10.3724/SP.J.1077.2007.00153 CSTR: 32189.14.SP.J.1077.2007.00153
2007 Vol. 22 (1): 153158
摘要(
3912 )
PDF(967KB)(
2018
)
以MTS为先驱体原料, 在950~1300℃、负压条件下沉积了CVD SiC涂层. 利用SEM对涂 层的表面形貌和断口特征进行了表征. 沉积温度和SiC涂层表面形貌的关系如下: 950℃时, 沉积的SiC颗粒非常细小, 为独立的球形堆积; 1000~1100℃时, CVD SiC涂层表面光滑、致密; 1150~1300℃沉积的SiC涂层呈现出球状或瘤状结构且表面粗糙. 结合热力学和晶体形核-长大理论, 研究了沉积温度对SiC涂层表面形貌的作用机制. 沉积温度和SiC涂层断口形貌的关系如下: 1200℃以下沉积的SiC涂层断面致密、无孔洞; 而1300℃沉积的SiC涂层断面非常疏松. 利用岛状生长模型揭示了SiC涂层内部显微结构的形成机理.
|
|
立方氮化硅的冲击波合成实验研究
刘雨生,姚怀,张福平,贺红亮,唐敬友
DOI: 10.3724/SP.J.1077.2007.00159 CSTR: 32189.14.SP.J.1077.2007.00159
2007 Vol. 22 (1): 159162
摘要(
3418 )
PDF(545KB)(
1764
)
以α-Si3N4粉体作原材料, 采用炸药爆轰平面飞片加载 装置和样品回收技术进行了冲击波合成实验, 完整回收到合成样品, 经过酸处理, 对回收样品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 结果表明: 当加载压力超过50GPa而且冲击温度约3600~5000K时, α-Si3N4可以较完全地转化为γ-Si3N4. 本实验的研究结果建立了一种冲击压缩技术可单次合成克量级的立方氮化硅, 为进一步开展立方氮化硅的性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
|
CaZrO3粉体的水热法制备研究
徐伏秋,熊飞,张秋芬,张新爱,杨刚宾
DOI: 10.3724/SP.J.1077.2007.00163 CSTR: 32189.14.SP.J.1077.2007.00163
2007 Vol. 22 (1): 163166
摘要(
3372 )
PDF(515KB)(
2019
)
以氢氧化钙和氯氧锆为原料, 氢氧化钾为矿化剂, 在150~250℃和6~12h的水热条件下, 制备出粉体前驱物, 对该前驱物进行900~1000℃焙烧处理, 得到CaZrO3微粉. 讨论了水热合成条件如: 原料种类、钙锆摩尔配比、反应温度、晶化时间等对水热合成的产物结构和形貌的影响, 焙烧温度对CaZrO3显微结构的影响. XRD和SEM结果显示: 在钙锆摩尔配比为2:1, 水热合成温度为200℃, 水热合成时间为8h, 焙烧温度为900℃, 即能得到CaZrO3晶体. 随水热合成温度升高, 晶化时间延长, CaZrO3晶粒长大, 团聚较少, 粒度分布为0.5~3.0μm, 具有良好的烧结活性, 可以作为CaZrO3耐火材料使用.
|
|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球形Li4Ti5O12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高剑,姜长印,应皆荣,万春荣
DOI: 10.3724/SP.J.1077.2007.00176 CSTR: 32189.14.SP.J.1077.2007.00176
2007 Vol. 22 (1): 176180
摘要(
3021 )
PDF(773KB)(
1772
)
研究了一种制备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Li4Ti5O12的新工艺. 以TiCl4为原料, 水解制备出Ti4+溶液, 通过“外凝胶”法制备出球形前驱体, 与Li2CO3按计量比混合均匀, 再通过一定的热处理后制备了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球形Li4Ti5O12. 采用XRD、SEM及电化学性能测试等分析手段考察了不同热处理温度对产品性能的影响. 结果发现, 经过800℃热处理16h后得到的产品颗粒呈球形、 流动性好、粒径分布均匀、结晶度好; 产品具有较高的振实密度, 达到1.8g/cm3; 并且还表现出较好的电化学性能, 在1~3V之间充放电, 其首次放电比容量高达160.7mAh﹒g-1, 经过20次充放电循环后, 其放电比容量仍有150.2mAh﹒g-1. 研究表明该方法是一种适合制备高密度高活性Li4Ti5O12材料的工艺方法.
|
|
基于压电效应的人工耳蜗的实验研究
陈恒,董显林,鲁飞,马衍,王永龄
DOI: 10.3724/SP.J.1077.2007.00185 CSTR: 32189.14.SP.J.1077.2007.00185
2007 Vol. 22 (1): 185188
摘要(
3084 )
PDF(399KB)(
1586
)
为了提高聋耳的听力, 将压电材料植入到耳蜗内, 利用压电效应直接将声波转化为电信号刺激听神经, 以提高听力. 本研究通过未极化与极化的高灵敏性压电陶瓷的对比, 从体外模拟实验中的声电响应曲线和动物体内植入实验的结果中得到: 未极化的压电陶瓷没有压电响应, 而极化后的压电陶瓷能够将声音信号转化为电信号, 证实了压电陶瓷的压电特性的确可以刺激动物的听神经, 从而降低听阈阈值. 比较了压电陶瓷与压电高分子之间的差异, 结果表明压电高分子也可以刺激听神经来提高听力.
|
|
Cr2AlC陶瓷的制备及性能
田无边,王佩玲,张国军,阚艳梅,李永祥
DOI: 10.3724/SP.J.1077.2007.00189 CSTR: 32189.14.SP.J.1077.2007.00189
2007 Vol. 22 (1): 189192
摘要(
3471 )
PDF(467KB)(
1618
)
以铬粉, 铝粉和石墨为原料, 采用热压方法制备Cr2AlC陶瓷材料. 研究了组成、烧结温度对试样物相和密度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 当原始组分中Al过量低于20at%时, 样品中的主相为Cr2 AlC, 另有微量的Cr7C3 相. Al过量超过20at%时, 样品为Cr2AlC单相. 试样的块体密度随Al过量的增大而下降. Al过量10at%在1400 ℃热压1h试样的室温硬度、弯曲强度和杨氏模量分别为3.5GPa, 375MPa和278GPa. 在75~269K温度区间, 样品的电导率随温度增加而线性地减少, 具有金属特性. 文中还报道了样品的热学性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