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专辑】层状MAX,MXene及其他二维材料

默认 最新文章 浏览次数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三元层状碳氮化合物(MAX相)及其衍生二维纳米材料(MXene)研究趋势与展望
李勉, 黄庆
无机材料学报    2020, 35 (1): 1-7.   DOI: 10.15541/jim20190560 CSRT: 32189.14.10.15541/jim20190560
摘要2578)   HTML177)    PDF(pc) (6216KB)(2669)    收藏

近年来, 三元层状碳氮化合物(MAX相)及其衍生二维纳米材料MXene受到了科学界的广泛关注。MAX相的晶体结构由Mn+1Xn结构单元与A元素单原子面交替堆垛排列而成, 兼具金属和陶瓷的诸多优点, 在高温结构材料、摩擦磨损器件、核能结构材料等领域有较大的应用潜力。MAX相的A层原子被刻蚀之后获得成分为Mn+1XnTx(Tx为表面基团)的二维纳米材料, 即MXene, 具有丰富的成分组合以及可调谐的物理化学性质, 在储能器件、电磁屏蔽、电子器件等领域表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简要介绍近年来国内外MAX相和MXene材料领域在成分与结构、合成方法、性能与应用研究等方面的研究动态, 据此展望未来几年该类新颖材料的发展方向。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CSCD(6)
2. 新型无机二维材料在气体分离膜领域的研究进展
杨浏鑫,罗文华,汪长安,徐晨
无机材料学报    2020, 35 (9): 959-971.   DOI: 10.15541/jim20190548 CSRT: 32189.14.10.15541/jim20190548
摘要1493)   HTML87)    PDF(pc) (7145KB)(1941)    收藏

气体膜分离技术是过滤与分离工业的重要技术之一, 相比于传统分离技术更加高效、节能、环保。新型无机二维材料在分离膜领域的应用, 有望同时实现高选择性和高渗透率, 突破商业聚合物膜渗透率和选择性相互制约的瓶颈, 极大地促进高性能分离膜的发展。本文简述了膜的气体分离机制, 综述了石墨烯基、过渡金属硫族化物(TMDs)和二维过渡金属碳化物/氮化物(MXene)等新型无机二维材料近年来在气体分离膜领域的研究进展, 包括其设计、制造和应用, 探讨了不同材料分离膜的特点、面临的挑战和发展前景。此外, 本文对其他新兴二维材料——层状双氢氧化物(LDHs)、六方氮化硼(h-BN)、云母纳米片等的分离膜研究也进行了概述。最后, 对新型无机二维材料在气体分离膜领域的研究方向及面临的挑战作出了评价。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 新型二维材料光催化与电催化研究进展
李能,孔周舟,陈星竹,杨雨菲
无机材料学报    2020, 35 (7): 735-747.   DOI: 10.15541/jim20190388 CSRT: 32189.14.10.15541/jim20190388
摘要2260)   HTML145)    PDF(pc) (12283KB)(2631)    收藏

二维材料以其丰富多样的性能受到广泛关注。该类材料具有极高的比表面积, 可以作为光催化剂和电催化剂, 在环境领域和可再生能源领域具有较大的开发和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三种新型二维材料的结构性能, 即二维过渡金属碳/氮化物(MXenes)、类石墨相氮化碳(g-C3N4)以及黑磷(BP)在光催化或电催化领域的研究进展及改性方式; 对二维材料催化性能的改性进行了总结, 并展望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CSCD(3)
4. MXenes在柔性力敏传感器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杨以娜, 王冉冉, 孙静
无机材料学报    2020, 35 (1): 8-18.   DOI: 10.15541/jim20190282 CSRT: 32189.14.10.15541/jim20190282
摘要2019)   HTML110)    PDF(pc) (28262KB)(2614)    收藏

随着可穿戴柔性电子技术的发展, 高灵敏度和宽感应范围的柔性力敏传感器的需求量逐渐增大, 如何选择兼具高导电性和良好柔性的材料作为传感器的敏感材料是获得高性能传感器的关键。近年来, MXene材料因其导电性好、柔韧性高、亲水性好以及合成可控等优点成为一种极具潜力的导电敏感材料。本文就MXene基柔性力敏传感器的类型、敏感材料的微结构设计方式、传感性能及传感机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和总结。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CSCD(3)
5. 仿生构筑超薄MXene/CNC电磁屏蔽复合薄膜
刘张硕, 刘骥, 戴洋, 李晓锋, 于中振, 张好斌
无机材料学报    2020, 35 (1): 99-104.   DOI: 10.15541/jim20190148 CSRT: 32189.14.10.15541/jim20190148
摘要1316)   HTML42)    PDF(pc) (2247KB)(1770)    收藏

高强电磁屏蔽薄膜材料在柔性器件、汽车电子和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受珍珠母微纳米结构及其优异机械性能的启发, 利用简单的溶液共混及真空抽滤方法, 将纤维素纳米晶(CNC)和MXene混合, 经层层组装制备了高性能MXene基复合薄膜。结果表明: 薄膜的机械性能有了显著提高, 拉伸强度从18 MPa提高到57 MPa, 韧性从70 kJ/m 3提高到313 kJ/m 3, 同时保留了复合薄膜的高电导率(10 4 S/m)和优异的电磁屏蔽性能, 厚度8 μm时可达40 dB以上。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CSCD(1)
6. 多功能一体化MAX相改性连续纤维增韧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党潇琳, 范晓孟, 殷小玮, 马昱昭, 马晓康
无机材料学报    2020, 35 (1): 29-34.   DOI: 10.15541/jim20190400 CSRT: 32189.14.10.15541/jim20190400
摘要1163)   HTML59)    PDF(pc) (1598KB)(2078)    收藏

连续纤维增韧陶瓷基复合材料(Ceramic Matrix Composites, CMCs)因其优异的性能在航空发动机、空天飞行器热防护系统、核能电站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现阶段, CMCs的应用已由单一结构承载向多功能一体化发展。MAX相是一类能够发生塑性变形的三元层状陶瓷, 具有高导电、抗辐照和抗烧蚀等优异性能, 将其引入CMCs可实现强韧化与抗辐照/抗烧蚀/电磁屏蔽效能的协同提高, 满足多功能一体化CMCs的应用需求。本文综述了MAX相作为CMCs界面相和基体相的研究进展, 阐述了其设计机理, 并展望了MAX相在CMCs中的应用前景。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CSCD(1)
7. 双A层MAX相Mo2Ga2C的热压烧结研究
金森, 王作通, 杜亚琼, 胡前库, 禹建功, 周爱国
无机材料学报    2020, 35 (1): 41-45.   DOI: 10.15541/jim20190296 CSRT: 32189.14.10.15541/jim20190296
摘要946)   HTML27)    PDF(pc) (1037KB)(1087)    收藏

本工作采用真空热压烧结的方法, 研究Mo2Ga2C粉体的烧结性能, 制备致密的Mo2Ga2C块体材料, 并且表征所制备材料的微观结构。实验发现750 ℃是合适的烧结温度, 过高的烧结温度(850 ℃)会导致样品分解, 主要产物为Mo2C。在750 ℃烧结过程中, 随着烧结时间的延长, 样品的晶粒没有明显长大, 但是样品内部空隙显著变小, 内部织构增强, 相对密度明显提高。因为Mo2Ga2C晶体的片状结构, 热压烧结过程中, 部分片状晶粒会偏转, 导致烧结样品的多数晶粒的(00l)晶面会倾向垂直于热压方向。在750 ℃烧结8 h, 可以得到几乎完全致密(相对密度98.8%)的Mo2Ga2C块体材料。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CSCD(1)
8. 等通道转角挤压制备Ag/Ti3AlC2复合材料及其热处理研究
汪丹丹, 田无边, 丁健翔, 马爱斌, 张培根, 何炜, 孙正明
无机材料学报    2020, 35 (1): 46-52.   DOI: 10.15541/jim20190242 CSRT: 32189.14.10.15541/jim20190242
摘要673)   HTML22)    PDF(pc) (4220KB)(954)    收藏

采用等通道转角挤压(Equal Channel Angular Pressing, ECAP)并结合热处理制备了Ag/Ti3AlC2复合材料。通过XRD、SEM分析物相和形貌, 探讨了不同热处理条件下Ag/Ti3AlC2材料的电阻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 采用ECAP可以明显致密化Ag/Ti3AlC2疏松坯体, 且在ECAP的剪切作用下, 层片状Ti3AlC2颗粒沿基面分层并按一定方向排列。Ti3AlC2的定向排列使材料性能呈现各向异性: 垂直于Ti3AlC2排列方向时, Ag/Ti3AlC2材料的电阻率和压缩强度更高。后续热处理提升了Ag/Ti3AlC2的电阻率和压缩强度, 并发现在800 ℃时增幅显著。这主要归因于Ag与Ti3AlC2在高温下明显增强的界面反应。本研究表明采用ECAP方法可以在致密化Ag/MAX复合材料的同时调控其显微组织, 而结合热处理可以进一步调控界面反应并优化材料性能。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CSCD(1)
9. 熔盐法合成纳米层状Sc2SnC MAX相
李友兵, 秦彦卿, 陈科, 陈露, 张霄, 丁浩明, 李勉, 张一鸣, 都时禹, 柴之芳, 黄庆
无机材料学报    2021, 36 (7): 773-778.   DOI: 10.15541/jim20200529 CSRT: 32189.14.10.15541/jim20200529
摘要795)   HTML36)    PDF(pc) (1180KB)(1047)    收藏

MAX相是一类兼具金属和陶瓷特性的三元层状材料, 也是合成二维MXenes的前驱体材料。理论预测稳定的三元层状MAX相材料约有600余种, 目前实验合成的三元层状MAX相材料已有80余种, 但M位主要为前过渡族金属, 而对M为稀土元素的三元MAX相鲜有报道。本研究以Sc、Sn, 和C元素粉为原料, 通过熔盐法合成了M位为稀土元素Sc的全新Sc2SnC MAX相材料。结合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能谱等分析手段, 确认Sc2SnC MAX的相组成和微观结构。并通过密度泛函理论计算了Sc2SnC MAX相的结构稳定性、晶格参数、力学和电子性质, 理论计算结果表明Sc2SnC热力学稳定, Sc-3d电子在费米能级上占主导地位, MAX相呈金属性质。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CSCD(1)
10. 新型MAX相的相图热力学研究
陈雷雷, 邓子旋, 李勉, 李朋, 常可可, 黄峰, 都时禹, 黄庆
无机材料学报    2020, 35 (1): 35-40.   DOI: 10.15541/jim20190184 CSRT: 32189.14.10.15541/jim20190184
摘要1420)   HTML62)    PDF(pc) (2658KB)(1661)    收藏

本研究通过使用相图计算(Calculation of Phase Diagrams, 简称CALPHAD)耦合第一性原理计算的方法, 以相图作为判断依据, 探究Ti3AuC2、Ti3IrC2、Ti3ZnC2和Ti2ZnC新型MAX相在不同温度下的热力学稳定性。使用相图计算(CALPHAD)方法建立起研究体系的热力学数据库, 耦合第一性原理得到的新型MAX相生成焓数据, 最终得到包含新型MAX相的三元相图。研究结果表明Ti3AuC2、Ti3IrC2、Ti3ZnC2和Ti2ZnC的MAX相具有很好的热力学稳定性, 与实验结果吻合。本研究为确定新型MAX相的热力学稳定性提供了系统的研究方法, 可应用于指导合成更多未知的MAX相材料。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1. 酶-二维MXene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检测H2O2的应用
马保凯, 李勉, 张绫芷, 翁新楚, 沈彩, 黄庆
无机材料学报    2020, 35 (1): 131-138.   DOI: 10.15541/jim20190139 CSRT: 32189.14.10.15541/jim20190139
摘要1593)   HTML61)    PDF(pc) (4781KB)(1727)    收藏

本研究合成了具有垂直栅栏结构的二维MXene材料, 与辣根过氧化物酶进行固定, 构筑了过氧化氢电化学酶传感器。合成的MXene纳米栅栏具有大的比表面积, 优良的电子传导特性和在水溶液中的良好分散特性; 固定化在酶电极上的辣根过氧化物酶分子表现出了优良的过氧化氢催化效果。结果表明HRP@MXene/chitosan/GCE酶电化学传感器在过氧化氢浓度为5~1650 μmol/L范围内表现出很好的线性关系, 最低检测限为0.74 μmol/L, 且具有很好的操作稳定性, 该生物传感器被成功地应用于固态与液态食品中过氧化氢残留检测。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CSCD(1)
12. 尺寸效应对MoS2/WSe2范德华异质结构层间与俄歇复合的界面调控
谭仕林,尹顺达,欧阳钢
无机材料学报    2020, 35 (6): 682-688.   DOI: 10.15541/jim20190386 CSRT: 32189.14.10.15541/jim20190386
摘要702)   HTML10)    PDF(pc) (1076KB)(841)    收藏

为探索界面工程对二维材料范德华异质结构中载流子复合率的影响, 本工作基于界面键弛豫理论和费米黄金定则, 建立了范德华异质结俄歇和层间复合率与各结构组元尺寸之间的理论模型。结果表明, MoS2/WSe2异质结的俄歇复合寿命随着组元尺寸的增大而增加, 且异质结的俄歇复合率远小于相应的单组元体系。在MoS2/WSe2双层异质结中引入薄h-BN插层后, 体系的层间复合率和俄歇复合率随h-BN厚度的增加而分别呈现减小和增大的趋势; 在组元处于单层MoS2和WSe2情况下, 当界面插层h-BN厚度达到9.1 nm时, 俄歇复合率将趋于5.3 ns -1。该研究结果为二维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基异质结光电器件的优化设计提供了一种理论依据。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3. TiO2/Ti3C2Tx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杂化电容脱盐特性的研究
席文, 李海波
无机材料学报    2021, 36 (3): 283-291.   DOI: 10.15541/jim20200243 CSRT: 32189.14.10.15541/jim20200243
摘要629)   HTML24)    PDF(pc) (2499KB)(1245)    收藏

人口的快速增长和工业经济迅猛发展导致全球淡水资源短缺, 对海水和苦咸水进行淡化是解决淡水资源短缺的有效方法。本工作通过直接煅烧Ti3C2Tx制备了TiO2/Ti3C2Tx复合材料, 并研究了基于TiO2/Ti3C2Tx复合电极的杂化电容脱盐特性(Hybrid capacitive deionization, HCDI)。研究表明, 煅烧温度对TiO2/Ti3C2Tx的形貌、结构、电化学和脱盐特性有重要影响。以优化后的TiO2/Ti3C2Tx作为负极, 酸化活性炭(Active carbon, AC)为正极, 构筑了HCDI装置。在恒压模式下, 当工作电压为1.2 V时, TiO2/Ti3C2Tx‖AC在初始电导率为3000 μS·cm -1的NaCl溶液中的脱盐容量达到23.8 mg·g -1。经过20个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78%。此外, 通过研究TiO2/Ti3C2Tx复合电极脱盐前后的形貌和晶相发现在脱盐过程中钠离子嵌入到Ti3C2Tx的层间。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