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江依义, 沈旻, 宋半夏, 李南, 丁祥欢, 郭乐毅, 马国强. 双功能电解液添加剂对锂离子电池高温高电压性能的影响[J]. 无机材料学报, 2022, 37(7): 710-716. |
[2] |
王新健, 朱逸璇, 张鹏, 杨文龙, 王挺, 郇宇. (Ba0.85Ca0.15)(Ti0.9Zr0.1-xSnx)O3无铅压电陶瓷的相结构与压电性能[J]. 无机材料学报, 2022, 37(5): 513-519. |
[3] |
余祥坤, 刘坤, 李志鹏, 赵雨露, 沈锦优, 茆平, 孙爱武, 蒋金龙. 铜/凹凸棒石复合材料高效吸附放射性碘离子性能[J]. 无机材料学报, 2021, 36(8): 856-864. |
[4] |
郭猛, 张丰年, 苗洋, 刘宇峰, 郁军, 高峰. La(Co0.2Cr0.2Fe0.2Mn0.2Ni0.2)O3钙钛矿高熵陶瓷粉体的制备及其电学性能[J]. 无机材料学报, 2021, 36(4): 431-435. |
[5] |
刘勇, 白海军, 赵奇志, 杨金戈, 李宇杰, 郑春满, 谢凯. LiNi0.8Co0.15Al0.05O2/石墨锂离子电池高荷电存储老化机理研究[J]. 无机材料学报, 2021, 36(2): 175-180. |
[6] |
曾凡鑫, 刘创, 曹余良. 去合金化制备具有高循环稳定性的纳米多孔Sb/MCNT储钠负极材料[J]. 无机材料学报, 2021, 36(11): 1137-1144. |
[7] |
肖民,邢如月,姚寿广,程杰,申亚举,杨裕生. Mn掺杂Ni(OH)2的合成及电化学性能研究[J]. 无机材料学报, 2019, 34(7): 703-708. |
[8] |
罗世强, 郑春满, 孙巍巍, 谢威, 柯剑煌, 刘双科, 洪晓斌, 李宇杰, 许静. ZIF-67衍生Co-NC多孔碳材料的可控制备及其在锂-硫二次电池中的应用研究[J]. 无机材料学报, 2019, 34(5): 502-508. |
[9] |
李勇, 何玮鑫, 郑芯月, 于胜兰, 李海同, 黎弘毅, 张蓉, 王雨. 水系钠离子电池普鲁士蓝正极材料的制备与电化学性能研究[J]. 无机材料学报, 2019, 34(4): 365-372. |
[10] |
赛喜雅勒图, 王雪莹, 顾庆文, 夏永高, 刘兆平, 何杰. 非化学计量比调控高电压尖晶石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研究[J]. 无机材料学报, 2018, 33(9): 993-1000. |
[11] |
卢长健, 朱法权, 阴济光, 张剑波, 于亚伟, 胡秀兰. α-MnO2纳米线的制备及其在锂氧气电池中的应用[J]. 无机材料学报, 2018, 33(9): 1029-1034. |
[12] |
黄咏安, 路标, 邹艺轩, 李丹丹, 姚英邦, 陶涛, 梁波, 鲁圣国. 晶粒尺寸对细晶钛酸钡陶瓷介电、压电和铁电性能的影响[J]. 无机材料学报, 2018, 33(7): 767-772. |
[13] |
孟祥鲁, 霍翰宇, 郭向欣, 董绍明. 薄膜厚度对α-SiOx薄膜负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J]. 无机材料学报, 2018, 33(10): 1141-1146. |
[14] |
刘双宇, 徐 丽, 陈 新, 韩 钰, 刘海镇, 盛 鹏, 王 博, 赵广耀. 石墨烯负载团簇结构CoFe2O4及其电化学储锂性[J]. 无机材料学报, 2017, 32(9): 904-908. |
[15] |
杨 桃, 李 肖, 田晓冬, 宋 燕, 刘占军, 郭全贵.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Si@C/SiOx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J]. 无机材料学报, 2017, 32(7): 699-7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