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专辑】吸波材料(2020~2021)

默认 最新文章 浏览次数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仿生构筑超薄MXene/CNC电磁屏蔽复合薄膜
刘张硕, 刘骥, 戴洋, 李晓锋, 于中振, 张好斌
无机材料学报    2020, 35 (1): 99-104.   DOI: 10.15541/jim20190148 CSRT: 32189.14.10.15541/jim20190148
摘要1316)   HTML42)    PDF(pc) (2247KB)(1770)    收藏

高强电磁屏蔽薄膜材料在柔性器件、汽车电子和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受珍珠母微纳米结构及其优异机械性能的启发, 利用简单的溶液共混及真空抽滤方法, 将纤维素纳米晶(CNC)和MXene混合, 经层层组装制备了高性能MXene基复合薄膜。结果表明: 薄膜的机械性能有了显著提高, 拉伸强度从18 MPa提高到57 MPa, 韧性从70 kJ/m 3提高到313 kJ/m 3, 同时保留了复合薄膜的高电导率(10 4 S/m)和优异的电磁屏蔽性能, 厚度8 μm时可达40 dB以上。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CSCD(1)
2. 类鱼骨结构CoFe2O4纳米纤维的制备与性能
朱正旺,冯锐,柳扬,张扬,谢文翰,董丽杰
无机材料学报    2020, 35 (9): 1011-1016.   DOI: 10.15541/jim20190581 CSRT: 32189.14.10.15541/jim20190581
摘要754)   HTML18)    PDF(pc) (3890KB)(1074)    收藏

采用静电纺丝与高温煅烧相结合的方法, 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九水合硝酸铁(Fe(NO3)3·9H2O)和六水合硝酸钴(Co(NO3)2·6H2O)为原料, 制备出了类鱼骨结构的CoFe2O4纳米纤维, 并研究了煅烧温度对CoFe2O4纳米纤维形貌、磁性能以及微波吸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着煅烧温度的升高, CoFe2O4纤维的结晶度和晶粒尺寸逐渐增大, 纳米纤维的表面形貌由光滑发展为粗糙多孔, 煅烧温度超过800 ℃时, 纳米纤维呈现类鱼骨结构; 随着煅烧温度增加纤维直径逐渐减小, 900 ℃煅烧的纤维平均直径为80.3 nm。所制备的纳米纤维经振动样品磁强计(VSM)测试结果表明, 饱和磁化强度(Ms)随着煅烧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在900 ℃煅烧条件下纤维的Ms达87.13 A·m2/kg。矢量网络分析仪测试结果表明, 不同煅烧温度下纤维的微波吸收性能差异明显, 800 ℃下煅烧的纤维具有最佳的吸波性能。CoFe2O4纳米纤维通过磁滞损耗和涡流损耗机制吸收电磁波, 煅烧产生的孔洞和类鱼骨形貌有利于电磁波在孔道表面多次反射从而增加反射损耗。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CSCD(1)
3. 多功能一体化MAX相改性连续纤维增韧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党潇琳, 范晓孟, 殷小玮, 马昱昭, 马晓康
无机材料学报    2020, 35 (1): 29-34.   DOI: 10.15541/jim20190400 CSRT: 32189.14.10.15541/jim20190400
摘要1163)   HTML59)    PDF(pc) (1598KB)(2078)    收藏

连续纤维增韧陶瓷基复合材料(Ceramic Matrix Composites, CMCs)因其优异的性能在航空发动机、空天飞行器热防护系统、核能电站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现阶段, CMCs的应用已由单一结构承载向多功能一体化发展。MAX相是一类能够发生塑性变形的三元层状陶瓷, 具有高导电、抗辐照和抗烧蚀等优异性能, 将其引入CMCs可实现强韧化与抗辐照/抗烧蚀/电磁屏蔽效能的协同提高, 满足多功能一体化CMCs的应用需求。本文综述了MAX相作为CMCs界面相和基体相的研究进展, 阐述了其设计机理, 并展望了MAX相在CMCs中的应用前景。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CSCD(1)
4. 三元层状碳氮化合物(MAX相)及其衍生二维纳米材料(MXene)研究趋势与展望
李勉, 黄庆
无机材料学报    2020, 35 (1): 1-7.   DOI: 10.15541/jim20190560 CSRT: 32189.14.10.15541/jim20190560
摘要2578)   HTML177)    PDF(pc) (6216KB)(2669)    收藏

近年来, 三元层状碳氮化合物(MAX相)及其衍生二维纳米材料MXene受到了科学界的广泛关注。MAX相的晶体结构由Mn+1Xn结构单元与A元素单原子面交替堆垛排列而成, 兼具金属和陶瓷的诸多优点, 在高温结构材料、摩擦磨损器件、核能结构材料等领域有较大的应用潜力。MAX相的A层原子被刻蚀之后获得成分为Mn+1XnTx(Tx为表面基团)的二维纳米材料, 即MXene, 具有丰富的成分组合以及可调谐的物理化学性质, 在储能器件、电磁屏蔽、电子器件等领域表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简要介绍近年来国内外MAX相和MXene材料领域在成分与结构、合成方法、性能与应用研究等方面的研究动态, 据此展望未来几年该类新颖材料的发展方向。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CSCD(6)
5. 含SiC阵列改性涂层的新型SiC/Cf复合材料吸波性能研究
武志红, 邓悦, 蒙真真, 张国丽, 张路平, 王宇斌
无机材料学报    2021, 36 (3): 306-312.   DOI: 10.15541/jim20200364 CSRT: 32189.14.10.15541/jim20200364
摘要713)   HTML25)    PDF(pc) (2822KB)(1241)    收藏

以葡萄糖、Si粉、碳纤维为原料, 采用化学镀结合高温烧结两步法制备了具有SiC阵列改性涂层的新型SiC/Cf复合材料。采用不同手段表征SiC/Cf复合材料的相组成、微观结构和吸波特性。结果表明: 碳纤维表面包覆大量结合紧密、垂直表面向外生长的SiC阵列, 且阵列分布均匀, 高度约为1.4 μm。当SiC/Cf复合材料厚度在1~2 mm范围内时, 随厚度增加, 最小反射损耗(RLmin)由高频向低频移动; 当厚度为1.8 mm时, 在8.31 GHz下的RLmin为-40.653 dB, 有效吸收带宽为1.11 GHz(RL < -10 dB); 当厚度为1.5 mm时, 有效吸收带宽可达2.42 GHz, 且厚度为1.3~1.8 mm时, RLmin均小于-20 dB。SiC阵列改性碳纤维新型SiC/Cf复合材料有望成为一种轻质高效的电磁波吸收材料。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