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能源材料论文精选(三) :太阳能电池、热电材料及其他

《无机材料学报》2020年能源材料论文精选按照研究内容可分为金属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燃料电池、热电材料和太阳能电池等各个方向。各位专家可以按照需要浏览下载感兴趣的文章。

默认 最新文章 浏览次数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新型光伏储电原位集成电池研究进展
于守武, 赵泽文, 赵晋津, 肖淑娟, 师岩, 高存法, 苏晓, 胡宇翔, 赵智胜, 王婕, 王连洲
无机材料学报    2020, 35 (6): 623-632.   DOI: 10.15541/jim20190342 CSRT: 32189.14.10.15541/jim20190342
摘要931)   HTML54)    PDF(pc) (6994KB)(1613)    收藏

随着光伏智能电子产品日益融入到日常生活, 人们不仅对高性能光伏发电设备的需求增加, 同时对智能化、可持续和快速充电/放电能源集成设备的需求也急剧增加, 将能量产生部件和能量存储部件结合成独立设备已经成为一种极具有吸引力和挑战性的前沿技术。原位逐层制备光电转换功能薄膜与储电功能薄膜并组装, 获得光伏储电原位集成电池的技术, 既减少了太阳光波动对能量输出的影响, 又可以实现光伏自供电、弱光缓冲和可穿戴等功能, 因此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本文综述了硅基光伏储电原位集成电池、敏化光伏储电原位集成电池、钙钛矿光伏储电原位集成电池的最新研究成果, 介绍了此类新型电池性能的评价方法, 分析了其工作原理、构造特点和性能参数, 并对此新兴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 服役条件下方钴矿基热电元件的界面应力分析
邵笑,刘睿恒,王亮,初靖,白光辉,柏胜强,顾明,张丽娜,马伟,陈立东
无机材料学报    2020, 35 (2): 224-230.   DOI: 10.15541/jim20190112 CSRT: 32189.14.10.15541/jim20190112
摘要651)   HTML14)    PDF(pc) (4892KB)(898)    收藏

热电器件中, 界面可靠性是影响整体稳定和功率输出的关键因素。对于方钴矿(SKD)器件, 热电臂和电极通过扩散阻挡层(DBL)连接。在高温下, DBL与SKD、电极之间会发生反应并生成复杂的界面结构, 导致界面附近的热、电、力学性能发生变化。本研究根据实际界面结构建立了包含微观结构的有限元模型, 并将其用于分析方钴矿基元件的界面应力状态。采用单层模型对DBL材料参数进行了筛选, 发现热膨胀系数(CTE)和弹性模量(E)对第一主应力有显著影响。采用包含界面微结构的多层模型定量模拟了不同老化温度、时间下元件内部的应力分布, 结果表明在SKD/Zr和SKD/Nb中, CoSb2反应层最为薄弱, 随着老化时间的延长, 反应层的厚度增加, 界面应力变大。同时, 元件的拉伸试验结果与计算结果吻合较好, 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与可行性。本研究为提升SKD/DBL元件的结构稳定性提供了指导, 同时也为精确模拟多层结构中的应力状态提供了研究思路。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 晶格空位ZnO纳米棒的制备及其在镍锌电池中的应用
朱泽阳,魏济时,黄健航,董向阳,张鹏,熊焕明
无机材料学报    2020, 35 (4): 423-430.   DOI: 10.15541/jim20190195 CSRT: 32189.14.10.15541/jim20190195
摘要738)   HTML29)    PDF(pc) (2348KB)(1034)    收藏

作为绿色、高功率密度的二次电池, 镍锌电池的应用往往受限于负极材料性能的不足。本工作以乌洛托品(HMT)为模板剂, 通过溶胶-凝胶法合成与热退火处理制备了高性能ZnO纳米棒。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和红外光谱(FT-IR)数据分别揭示了ZnO纳米棒的微观形貌、晶型结构和表面官能团。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电子顺磁共振(EPR)结果表明ZnO纳米棒中存在表层碳和晶格空位。Tafel曲线和电化学阻抗等测试表明: 与ZnO商品相比, ZnO纳米棒电极的腐蚀电流和电荷转移电阻分别降低了40%和62%。进一步研究发现, ZnO纳米棒构筑的镍锌电池具有更好的循环性能, 在1 A·g-1下循环100圈后, ZnO纳米棒的容量保持率为92%, 显著优于市售的ZnO粉末(32%)。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CSCD(1)
4. Pd插层NbSe2化合物的制备、晶体结构和电学性质研究
黄冲,赵伟,王东,卜克军,王思顺,黄富强
无机材料学报    2020, 35 (4): 505-510.   DOI: 10.15541/jim20190125 CSRT: 32189.14.10.15541/jim20190125
摘要795)   HTML16)    PDF(pc) (1264KB)(953)    收藏

通过固相反应法合成一系列插层化合物PdxNbSe2 (x=0~0.17)。它们与2H-NbSe2相同, 属于六方晶格, 空间群为P63/mmc。Pd占据NbSe2层间的八面体空位。随着Pd含量的增加, 晶格常数c线性增大, 而a几乎不变。X射线单晶衍射结果表明, Pd0.17NbSe2的晶格常数为a=b=0.34611(2) nm, c=1.27004(11) nm。每个Pd原子与六个Se原子键合形成[PdSe6]八面体来连接相邻的Nb-Se层, 使晶体结构变得更加稳定, 从而提高化合物的热稳定性。电学测试表明, 随着Pd含量的增加, PdxNbSe2的剩余电阻比减小。此外, 超导转变温度也随着Pd含量的增加而下降, 说明Pd的引入不利于NbSe2的超导态。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5. A2B7型La0.3Y0.7Ni3.4-xMnxAl0.1储氢合金微观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研究
郑坤, 罗永春, 邓安强, 杨洋, 张海民
无机材料学报    2020, 35 (5): 549-555.   DOI: 10.15541/jim20190190 CSRT: 32189.14.10.15541/jim20190190
摘要574)   HTML20)    PDF(pc) (4030KB)(1113)    收藏

采用真空电弧熔炼和均匀化退火制备La0.3Y0.7Ni3.4-xMnxAl0.1(x=0~0.5)储氢合金, 采用不同方法系统研究了Mn元素对合金微观结构、储氢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和作用。结果表明, 退火合金微观组织与Mn含量关系密切, 提高Mn含量有利于合金组织形成Ce2Ni7型相, 当x≥0.3时, 合金形成Ce2Ni7型结构单相组织。随Mn含量增加, Ce2Ni7型主相晶胞参数ac及晶胞体积V均依次增大, 导致合金吸氢平台压从0.079 MPa降至0.017 MPa, 储氢量达到1.268wt%~1.367wt%。添加Mn元素能显著改善合金的电化学性能, x=0.1的合金电极的放电容量最高(390.4 mAh·g -1); x=0.15和0.5的合金电极的容量保持率S100分别为86.1%和88.5%, 具有较好的循环稳定性。上述合金电极的高倍率放电性能HRD900为71.53%~87.73%。分析结果表明, 合金电极反应动力学过程由电极/溶液界面的电子转移与体相中的氢原子扩散共同控制。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6. 基于ZnO复合材料的芯片式pH和温度传感器
张伟,高鹏,侯成义,李耀刚,张青红,王宏志
无机材料学报    2020, 35 (4): 416-422.   DOI: 10.15541/jim20190222 CSRT: 32189.14.10.15541/jim20190222
摘要811)   HTML33)    PDF(pc) (2430KB)(1108)    收藏

可穿戴传感器可以方便地监测汗液pH、体表温度等信号, 以此判断人体的健康状况, 因而吸引了广泛注意。本研究制备了一种用于检测人体皮肤表面温度及汗液pH的芯片式传感器。pH传感器为ZnO/聚苯胺(PAni)微纳米结构, 在不同pH溶液中的表面电位不同, 灵敏度达120 mV/pH。温度传感器为ZnO/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复合材料, 用简单的滴落涂布法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氧化铟锡(PET/ITO)导电电极表面修饰一层ZnO/rGO。随着温度的升高, ZnO/rGO复合材料的电阻下降, 其电阻变化量的灵敏度达-0.67%/℃。两种传感材料可以集成在一个微小的芯片上, 获得的多功能传感器表现出较高的稳定性, 在皮肤表面pH和温度检测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