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催化材料与技术

光催化反应均是利用光能作为驱动力来进行,但是从研究目的可以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其一,光催化合成,即通过光催化反应进行有用物质的转化,从能量转化的角度上说是从太阳能到化学能的转化。其二,环境光催化,主要利用太阳能在光化学反应器中,实现环境污染物的消除。光催化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研究热点领域,包含了几个不同的研究方向 传统光催化剂的改进与新型光催化剂的研发光催化机理研究,新的光催化反应以及光催化反应器

为了促进光催化材料与技术相关研究发展,本刊推出"光催化材料与技术"虚拟专题,供广大学者参考!

默认 最新文章 浏览次数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非金属S掺杂对NaTaO3可见光下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刘大锐
无机材料学报    2018, 33 (4): 409-415.   DOI: 10.15541/jim20170252 CSRT: 32189.14.10.15541/jim20170252
摘要677)   HTML12)    PDF(pc) (645KB)(1051)    收藏

以Ta2O5为前驱体, Na2S2O3为S源, 采用水热法成功合成了新型S掺杂NaTaO3, 并以甲基橙为目标降解物,研究S元素掺杂对提高纳米NaTaO3的可见光光催化机理和反应历程。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仪(UV-Vis DRS)和X射线衍射仪(XRD)等对所得样品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 掺入S元素后, NaTaO3晶体的表面电荷和表面形貌没有发生明显变化。UV-Vis漫反射光谱分析结果表明S2-部分取代晶格中的O2-离子形成Ta-S-Ta键, 掺杂后的NaTaO3-xSx样品的光响应范围拓展至可见光区域。光降解实验结果表明, S掺杂NaTaO3在可见光下其光催化活性明显高于纯相NaTaO3。这是因为在NaTaO3-xSx晶体内S2-离子取代了部分O2-离子形成掺杂态。GC-MS实验结果表明, NaTaO3-xSx样品能够在可见光条件下将甲基橙(质荷比m/z=304)降解至m/z=156, 226和276的化合物, 随着降解时间增加, 可继续降解至m/z=156或m/z=212的化合物, 并最终转化为无机小分子(SO42-, NO3-和NH4+)。而且, NaTaO3-xSx在光降解过程中非常稳定, 重复使用10次后光催化活性因催化剂损失而略微下降。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CSCD(3)
2. g-C3N4/MoS2纳米片/氧化石墨烯三元复合催化剂的制备及可见光催化性能
阎鑫, 卢锦花, 惠小艳, 闫从祥, 高强, 孙国栋
无机材料学报    2018, 33 (5): 515-520.   DOI: 10.15541/jim20170263 CSRT: 32189.14.10.15541/jim20170263
摘要1038)   HTML28)    PDF(pc) (1344KB)(1821)    收藏

采用球磨法制备 g-C3N4/MoS2纳米片/氧化石墨烯(GO)三元复合催化剂。运用X 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和光致激发光谱(PL)等分析手段, 对催化剂的结构、形貌和光学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 MoS2纳米片和g-C3N4形成异质结结构, 均匀地分散在氧化石墨烯的表面上。以罗丹明B(RhB)为模拟污染物, 研究三元复合催化剂在可见光照射下的光催化特性。结果显示: 三元复合催化剂在120 min内对RhB的降解率达到96%, 其降解动力学常数分别是g-C3N4、g-C3N4/ MoS2、g-C3N4/GO复合催化剂的3、2.1和2.8倍。根据实验结果及能带结构提出了三元复合催化剂可能的光催化机理。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CSCD(3)
3. 水溶性TiO2离子液体纳米杂化材料的制备与应用
张娇霞, 易靖, 焦月婷, 李世云, 史鑫兰, 孙凯
无机材料学报    2018, 33 (5): 577-581.   DOI: 10.15541/jim20170251 CSRT: 32189.14.10.15541/jim20170251
摘要771)   HTML15)    PDF(pc) (815KB)(986)    收藏

TiO2纳米颗粒具有较强的氧化性, 作为光催化剂, 可以在阳光照射下减少或消除有机污染物。为提高TiO2纳米颗粒分散性和溶解性, 研究其在不同领域, 特别是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 本实验室用两步法制备得到黄色透明的水溶性TiO2离子液体纳米杂化材料。在这个杂化体系中,有机磺酸基团作为冠层可以提供“自溶剂”成为TiO2纳米粒子的分散体。分散实验表明:TiO2离子液体纳米杂化材料表面的水溶性有机物在水中具有良好的溶解性, 容易去除, 可应用于家居装饰表面。光催化降解甲醛的研究表明:TiO2离子液体纳米杂化流体具有良好的光催化性能。水溶性TiO2离子液体纳米杂化材料有望成为未来环境保护的发展方向。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4. 增强可见光吸收和电荷分离的碳量子点/BiPO4纳米复合材料
张志洁, 徐家跃, 曾海波, 张娜
无机材料学报    2018, 33 (5): 582-586.   DOI: 10.15541/jim20170283 CSRT: 32189.14.10.15541/jim20170283
摘要931)   HTML16)    PDF(pc) (542KB)(1127)    收藏

通过水热法一步合成了具有增强可见光吸收和电荷分离的碳量子点/BiPO4纳米复合光催化材料。通过降解罗丹明B染料表征了碳量子点/BiPO4纳米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在模拟太阳光或可见光的照射下,碳量子点/BiPO4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性能均优于单纯的BiPO4。碳量子点/BiPO4复合材料光催化性能的提升可归因于碳量子点对可见光的吸收增加了太阳光的利用率,以及碳量子点的电子转移和储存性质提高了材料的电荷分离效率。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5. Au纳米粒子表面等离子共振效应(SPR)增强Au/Bi2WO6异质纳米结构的光催化活性
王丹军, 王婵, 赵强, 郭莉, 杨晓, 吴娇, 付峰
无机材料学报    2018, 33 (6): 659-666.   DOI: 10.15541/jim20170376 CSRT: 32189.14.10.15541/jim20170376
摘要974)   HTML13)    PDF(pc) (6564KB)(1147)    收藏

采用水热-光还原法在三维Bi2WO6的二级结构纳米片表面原位沉积Au纳米粒子(Au NPs), 成功获得了具有可见光响应活性的Au/Bi2WO6异质光催化剂, 并借助XRD、FE-SEM、HR-TEM、XPS和 UV-Vis-DRS谱等手段对其物相组成、形貌和光吸收特性进行表征, 以罗丹明B(RhB)和苯酚为模型污染物对其光催化性能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 与纯Bi2WO6相比, 所得Au/Bi2WO6异质纳米结构对染料降解具有较高的活性, 当Au负载量为1.5at%时, Au/Bi2WO6复合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最好, 其光催化降解RhB和苯酚的表观速率常数分别是纯Bi2WO6的1.5倍和2.2倍。自由基捕获实验表明, 光生空穴(h+)和∙O2-是RhB在Au/Bi2WO6催化材料上光催化降解的主要活性物种。机理分析表明, Au/Bi2WO6活性增强归因于光生电子从Bi2WO6的导带向AuNPs表面迁移, 降低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复合率, 同时, Au NPs 的等离子共振效应(SPR)拓展了催化剂在可见光区的响应范围, 从而显著提高了Au/Bi2WO6异质光催化的剂活性。Au NPs修饰Bi2WO6异质催化剂光太阳能驱动在污水处理方面具有潜在应用。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CSCD(3)
6. 不同pH下KBiFe2O5可见光催化性能研究
李健, 张刚华, 范立坤, 黄国全, 高志鹏, 曾涛
无机材料学报    2018, 33 (7): 805-810.   DOI: 10.15541/jim20170610 CSRT: 32189.14.10.15541/jim20170610
摘要713)   HTML8)    PDF(pc) (839KB)(1233)    收藏

采用温和的水热法制备了多铁KBiFe2O5粉体。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等手段对样品的纯度及形貌进行了表征。利用紫外-可见漫反射(UV-Vis DRS)测试了样品的光吸收性能。通过降解罗丹明B(RhB)和甲基橙(MO)研究了染料溶液pH值对KBiFe2O5可见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 KBiFe2O5的可见光催化性能随着溶液pH值的下降而显著提升, 这是由于溶液中的催化剂在酸性条件下具有更好的分散性, 并且染料分子更容易吸附到催化剂表面, 从而提高催化效率。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7. 合成具有高效光催化活性的片状β-Bi2O3的一种新方法
陈军, 湛菁, 丁风华, 李启厚, 汤依伟
无机材料学报    2018, 33 (8): 919-922.   DOI: 10.15541/jim20170601 CSRT: 32189.14.10.15541/jim20170601
摘要724)   HTML7)    PDF(pc) (928KB)(978)    收藏

采用萃取-反萃-热分解法以辉铋矿的盐酸浸出液为原料制备了层片状的β-Bi2O3。所制备的样品分别用X衍射仪及透射电镜对其物相及形貌进行表征, 以罗丹明B为污染物研究了其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 所制备的β-Bi2O3是一种层状的纳米片, 具有较低的禁带宽度。在实验条件下, 对罗丹明B进行4 h的降解, 降解率达到99.23%, 样品的重复降解实验还表现出良好的循环稳定性。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CSCD(2)
8. 铝沉积还原制备蓝色二氧化钛
盛鹏, 赵广耀, 徐丽, 刘双宇, 王博, 刘海镇, 马光, 韩钰, 陈新
无机材料学报    2018, 33 (9): 942-948.   DOI: 10.15541/jim20170538 CSRT: 32189.14.10.15541/jim20170538
摘要865)   HTML14)    PDF(pc) (1609KB)(1273)    收藏

在光催化研究中, 提高光催化剂的催化效率, 降低催化剂成本吸引了广泛的研究兴趣。本研究通过铝沉积还原方法制备出表面铝原子修饰的蓝色二氧化钛。该蓝色二氧化钛具有一种独特的核壳结构, 纳米颗粒内部为结晶核, 外部为含有大量氧空位和一定量沉积铝原子的非晶层。在模拟太阳光照射下, 该蓝色二氧化钛表现出优异的光催化污染物降解和光电化学性能。在高真空条件下, 当蒸发的金属铝原子沉积在二氧化钛纳米颗粒上时, 可以进一步将Ti4+还原成Ti3+, 使得催化剂表面含有大量的氧空位等表面缺陷。此外, 适量的铝沉积在催化剂表面成为光生载流子阱, 促进光生载流子的分离和输运, 从而使得样品光催化活性增强。当沉积适量Al时, 样品TiO2-Al0.36表现出最为优异的光催化污染物降解性能, 在8 min内就可将甲基橙溶液完全降解, 且其光电流(1.47 mA·cm-2)是本征二氧化钛(0.17 mA·cm-2)的8倍以上, 展现出优异的光电化学性能。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9. 多孔棒状FeVO4的制备及可见光催化性能研究
蒋海燕, 夏云生, 李育珍
无机材料学报    2018, 33 (9): 949-955.   DOI: 10.15541/jim20170586 CSRT: 32189.14.10.15541/jim20170586
摘要813)   HTML13)    PDF(pc) (2035KB)(1417)    收藏

以Fe(NO3)3和NH4VO3为无机源, 氨水为pH调节剂,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多种形貌纯三斜相的多孔FeVO4。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等技术表征了样品的物理性质。结果表明, 水热温度和反应液的pH对晶相结构和粒子形貌有较大的影响: 当水热温度为180℃, 反应液的pH为4.0或7.0时, 可制得多孔三斜相FeVO4纳米棒; 当水热温度为120℃, 反应液的pH为4.0 时制得的三斜相FeVO4为片状结构; 而当水热温度为180℃, 反应液的pH升至10.0或水热温度变为240℃, 反应液的pH保持4.0不变时均制得含有少量FeVO4的Fe2O3。在可见光照射光催化降解甲基橙的反应中, 具有最高比表面积(10.4 m2/g)的多孔棒状FeVO4光催化活性最高, 这是因为它具有最高的结晶度、比表面积和表面氧空位密度、多孔结构和最低的带隙能。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0. 非水沉淀法制备纳米氧化钛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江峰, 于云, 冯爱虎, 于洋, 米乐, 宋力昕
无机材料学报    2018, 33 (10): 1136-1140.   DOI: 10.15541/jim20170532 CSRT: 32189.14.10.15541/jim20170532
摘要1107)   HTML20)    PDF(pc) (2889KB)(1179)    收藏

采用非水沉淀工艺制备了锐钛矿型纳米氧化钛(TiO2)。在冰醋酸的催化作用下, 钛酸丁酯在乙醇中发生非水解反应。冰醋酸的引入增加了钛酸丁酯中Ti-O键和C-O键的极性, 进而促进其在溶剂乙醇中发生非水解脱醚缩聚反应形成Ti-O-Ti键合。经过80℃回流24 h, Ti-O-Ti键重排形成锐钛矿型纳米TiO2。其粒径为5~20 nm; 比表面积为169.4 m2/g。非水沉淀法制备的纳米氧化钛分散性良好, 光催化性能优异。紫外光照2 h, 纳米氧化钛对甲基橙的降解率达99.81%, 具有良好的污水处理应用前景。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1. 从天然辉锑矿中制备硫化锑纳米棒及其性能探究
贾思齐, 蒋政, 迟莉娜, 叶瑛, 胡双双
无机材料学报    2018, 33 (11): 1213-1218.   DOI: 10.15541/jim20180006 CSRT: 32189.14.10.15541/jim20180006
摘要692)   HTML8)    PDF(pc) (4625KB)(1177)    收藏

以天然辉锑矿为原料, 在聚乙二醇(PEG)和N,N-二甲基甲酰胺(DMF)的辅助下, 利用水热法合成了硫化锑(Sb2S3)纳米棒。探讨了Sb2S3纳米棒的形成机理, 并系统研究了不同制备条件对产物形貌与性能的影响。采用一系列表征方法对产物的晶型、成分、形貌、光电性能进行了探究, 并以可见光为光源、甲基橙为目标降解物评价了纳米Sb2S3的光催化活性。研究表明, 经160℃水热反应12 h可得到厚约50 nm的Sb2S3纳米片, 在氮氛中400℃热处理1 h后, 纳米片将转变为宽100~200 nm, 长2~3 μm的Sb2S3单晶纳米棒。制备的Sb2S3纳米棒为直接半导体, 能带间隙为1.66 eV。光催化测试表明, 制备的Sb2S3纳米棒在可见光下对甲基橙的光催化降解率高于商业Sb2S3试剂, 60 min后, 甲基橙的降解率达87.6%, 表现出明显的可见光活性。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2. 可见光催化剂钒酸铋的可控合成及性能研究
李杰,宋晨飞,逄显娟
无机材料学报    2019, 34 (2): 164-172.   DOI: 10.15541/jim20180257 CSRT: 32189.14.10.15541/jim20180257
摘要1065)   HTML22)    PDF(pc) (1803KB)(1448)    收藏

采用微波水热法, 以BiVO3·5H2O和NH4VO3为原料, 通过调控前驱液pH可控合成了不同晶体结构的可见光催化剂BiVO4。利用X射线衍射(XRD)、紫外-可见漫反射(UV-Vis)、拉曼光谱(Raman)和场放射扫描电镜(SEM)等手段对所制备的样品进行了表征和分析, 探讨了不同晶体结构BiVO4的形成机理; 同时以亚甲基蓝和一氧化氮为降解对象, 考察了样品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 当前驱液pH为3~5时, 制备的BiVO4为四方锆石结构(z-t), 形貌为微米球; 前驱液pH小于2或大于7时, 制备的BiVO4为单斜白钨矿结构(s-m), 形貌为多面体。这可能是由于前驱液pH的变化, 致使前驱液中钒酸根离子和铋离子的存在形式发生了转变, 进而影响BiVO4的形成历程, 使得BiVO4样品的晶体结构、形貌、晶面裸露以及VO4四面体等发生了改变。光催化试验结果表明, BiVO4(s-m)光催化活性优于BiVO4(s-t)。当前驱液pH为9时, 制备的BiVO4(s-m)样品由于结晶度高、 (040)晶面暴露率高和VO4四面体畸变程度大, 表现出优异的光催化活性。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CSCD(3)
13. N-Bi2O2CO3/CdSe量子点光催化氧化NO及原位红外光谱研究
刘旸, 于姗, 郑凯文, 陈维维, 董兴安, 董帆, 周莹
无机材料学报    2019, 34 (4): 425-432.   DOI: 10.15541/jim20180299 CSRT: 32189.14.10.15541/jim20180299
摘要1024)   HTML19)    PDF(pc) (1477KB)(1300)    收藏

本实验成功制备了氮掺杂碳酸氧铋(N-Bi2O2CO3, N-BOC)/硒化镉量子点(CdSe QDs)复合光催化剂, 并将其运用于光催化降解室内空气污染物一氧化氮(NO)。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和光电子能谱测试结果表明N-BOC光催化剂在保持原有纳米片结构和形貌的基础上成功负载了CdSe QDs。光催化氧化NO实验结果显示CdSe QDs的引入可显著提高N-BOC的NO去除率, 并且二次毒副产物NO2生成率大幅度降低至1%, 表明复合光催化剂具有极强的毒副产物抑制特性。固体紫外漫反射吸收光谱和发光光谱测试表明CdSe QDs拓宽并提升了N-BOC的光响应范围和能力, 并有效抑制了光生电子-空穴的复合效率。通过原位漫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DRIFTS)分析, 发现在N-BOC/CdSe QDs光催化氧化NO反应过程中没有NO2信号产生, 仅观测到NO3 -相关信号。机理分析表明超氧自由基(O2 -)和光生空穴(h +)是体系中可能存在的活性物种, 实现了对NO到NO3 -的彻底氧化。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4. 简易合成Bi/Bi2MoO6/TiO2复合纳米纤维及其增强的可见光催化性能
李晓萍, 李跃军, 曹铁平, 孙大伟, 王霞, 席啸天
无机材料学报    2019, 34 (11): 1193-1199.   DOI: 10.15541/jim20180564 CSRT: 32189.14.10.15541/jim20180564
摘要575)   HTML26)    PDF(pc) (1320KB)(1179)    收藏

以电纺TiO2 纳米纤维为基质, 葡萄糖为还原剂, 采用简单一步溶剂热法制备了等离子体Bi/Bi2MoO6/TiO2复合纳米纤维。利用X射线衍射、场发射扫描电镜、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和光致发光谱等对样品进行表征。以RhB和4-CP为模拟有机污染物, 评价材料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 部分Bi 3+被葡萄糖还原成金属Bi纳米粒子, 原位沉积在Bi2MoO6纳米片上, 同时构筑在TiO2纳米纤维表面。金属Bi的等离子体共振效应, 有效提高了样品的光催化活性。可见光照50 min, 样品对RhB的降解率为95.8%, 五次循环后仍保持在92%以上; 可见光照180 min, 样品对4-CP的降解率达68.8%。证实该材料具有良好的可见光催化活性和稳定性。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CSCD(2)
15. 具有可见光催化活性的MoS2量子点/NH2-MIL-125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韩丽, 张晓敏, 吴德勇
无机材料学报    2019, 34 (11): 1205-1209.   DOI: 10.15541/jim20190010 CSRT: 32189.14.10.15541/jim20190010
摘要1190)   HTML57)    PDF(pc) (1193KB)(1640)    收藏

采用水热法合成金属-有机骨架材料NH2-MIL-125, 并修饰硫化钼量子点, 从而构筑具有增强电荷分离的二硫化钼量子点/NH2-MIL-125复合光催化材料(MoS2 QDs/NH2-MIL-125)。利用XRD、HRTEM、DRS、PL对材料性能进行分析, 通过降解甲基橙MO染料测试MoS2 QDs/NH2-MIL-125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尺寸约 4 nm的MoS2 QDs均匀分散在NH2-MIL-125上, 在可见光照射下, MoS2 QDs/NH2-MIL-125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性能极大优于单一的Bulk MoS2和NH2-MIL-125, 降解常数分别是它们的5.8和7.4倍。循环光催化实验结果表明, MoS2 QDs/NH2-MIL-125复合材料的光催化能力具有良好的稳定性。DRS和PL的测试结果表明, MoS2 QDs/NH2-MIL-125复合材料优异的可见光催化性能主要归因于异质结构的形成, 抑制了光生电子-空穴的复合, 进而提高了光催化性能。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