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群和(1987-), 男, 硕士研究生. E-mail:daiqunhe@emails.bjut.edu.cn
以具有两种不同介孔结构的多孔SiO2(BMMs)为载体, 采用浸渍法负载磷钨酸(HPW)得到负载型磷钨酸催化剂(HPW/BMMs), 通过XRD、FTIR、N2吸附-脱附, TG和SEM等表征手段, 重点考察了水、乙醇以及丙酮和乙腈等溶剂对HPW/BMMs催化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不同溶剂中所制备的负载型HPW/BMMs催化剂样品均保持了BMMs介孔结构, 但随着HPW负载量的增大, 样品的介孔有序度逐渐降低, 比表面积和孔体积逐渐减小; 低负载量时, 样品表面出现新的HPW物种, 通过提高HPW的负载量, 可抑制该物种的产生。水溶剂对HPW的Keggin结构影响较大, 但HPW的晶型保持完好, 分散性能较好, 负载量为40%的样品(40HPW/BMMs-WA)总酸密度最高, 达到1.381 μmol/m2; 乙腈溶剂虽更有利于保持HPW的Keggin结构, 但晶型破坏较严重, 且分散性较差; 相比较而言, 乙醇和丙酮溶剂的影响则不明显。此外, 初步考察了HPW/BMMs样品对废油脂与甲醇催化酯化的降酸效果。
HPW/BMMs catalyst was prepared by supported phosphotungstic acid on mesoporous SiO2 with two different mesoporous structures
磷钨酸(HPW)是一种重要的新型固体酸催化 剂[ 1, 2, 3, 4], 但是它比表面积较小(<10 m2/g)极大地限制了其固有催化性能的发挥。为了克服上述缺陷, 近年来人们通过选择合适的载体制备出许多负载型催化剂[ 5]。如Corma等[ 6]采用MCM-41、MSA和硅胶等不同载体, 得到催化效果好, 稳定性高的负载型催化剂。Kapustin等和Kozhevnikov等详细报道了介孔分子筛如MCM-41和HMS负载杂多酸的研究, 结果表明负载杂多酸的酸性和催化活性均与载体的性能有关[ 7, 8, 9, 10]。国内高滋课题组研究了HPW杂多酸与MCM-41和SBA-15介孔分子筛载体的相互作用及其对催化剂酸性的影响[ 11, 12], 结果表明所制备的HPW/MCM-41催化剂在杂多酸的负载量达到70%时, 仍未检测到HPW晶相。吴越课题组曾以HMS为载体制备出负载硅钨杂多酸催化剂, 并详细研究了负载量和焙烧温度对乙酸和正丁醇酯化反应的催化性能[ 13]。杨丽娜[ 14]和王军[ 15]等制备出HPW/SBA- 15催化剂, 并考察了合成方法对催化剂酸性和水热稳定性的影响。上述结果表明这类新型催化剂对大分子酸催化反应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 然而现有的研究大多集中于采用单一孔道的载体, 仍可能存在阻塞孔道和活性物质流失等问题[ 16], 不利于反应分子在孔道中的扩散。为了改善反应分子在孔道中的扩散效率, 提高催化性能, 本工作采用的载体为双模型介孔材料[ 17](BMMs), 这种材料具有3 nm左右较小的孔与15~50 nm之间较大的介孔, 是一种具有两种不同介孔孔道的多孔氧化硅材料, 这种特殊的孔道结构不仅有利于HPW的均匀分散, 而且有利于反应分子在孔道中的吸附以及快速扩 散[ 18, 19, 20, 21]。通过浸渍法制备出负载型HPW/BMMs催化剂, 结合XRD、FTIR、N2吸附-脱附, UV-Vis、TG和SEM等分析手段, 主要考察了水, 乙醇以及丙酮和乙腈等不同极性溶剂对HPW/BMMs催化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并将其应用于废油脂与甲醇酯化降酸反应, 初步探讨了其酯化降酸性能。
磷钨酸,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 分析纯, 上海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正硅酸乙酯(TEOS): 分析纯, 天津福晨化学试剂厂; 氨水、甲醇、正己烷、丙酮、乙醇、乙腈、硝酸: 北京化学试剂; 废油脂(酸值为35.6 mg KOH/g): 天津大学环境学院提供; 去离子水, 自制。
采用北京普析通用公司XD3型X射线粉末衍射仪对样品进行晶相分析(XRD)。CuKα辐射(λ= 0.154 nm), 镍滤波, 管电压36 kV, 管电流20 mA, 扫描速度2°/min。采用德国BRUKER/Optics公司的TENSOR-27型傅立叶红外光谱仪测定样品的FT-IR谱, KBr压片, 分辨率4 cm-1; 采用美国Micromeritics公司TriStarⅡ3020型自动比表面和孔隙率测定仪77 K下测定样品的N2吸附-脱附曲线、用BET法和BJH法计算样品的比表面积及孔径; 采用Perkin-Elmer Pyris1 TG热分析仪(TG-DTG)测定样品热稳定性, 氮气气氛, 流速20 mL/min, 升温速度5 ℃/min; 采用日本日立S-4300型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样品的形貌; 采用天津先权TP-5080全自动多用吸附仪测试催化剂的NH3-TPD脱附谱图(采用TCD检测); 采用SHIMADZU UV-2450紫外-可见光光谱仪测定样品的紫外光谱。
1.2.1 BMMs的合成
主要按照文献[ 17]合成BMMs, 具体步骤为: 称量20.9 g CTAB溶于832 mL蒸馏水中, 搅拌至CTAB完全溶解, 缓慢加入64 mL TEOS, 随后快速加入19.2 mL浓氨水, 继续搅拌至溶液全部变成白色凝胶。将白色凝胶抽滤, 用蒸馏水充分洗涤后在120℃干燥3 h, 再在空气气氛中以5 ℃/min, 升温至550℃, 焙烧6 h, 自然冷却后得到BMMs。
1.2.2 HPW/BMMs催化剂的制备
称一定量的HPW溶于10 mL去离子水中, 将1.00 g BMMs浸渍到HPW溶液中, 用硝酸调节溶液的pH值小于1, 搅拌12 h后蒸干残留溶剂, 然后于110℃下干燥过夜, 所得固体经研磨充分后, 于N2中在一定温度下焙烧2 h, 冷却后得到HPW/BMMs催化剂。按上述同样步骤分别在无水乙醇、丙酮和乙腈中制备出不同负载量的HPW/BMMs催化剂, 标记为XHPW/BMMs-Y, 其中, X代表负载量, 分别为10%、20%和40%; Y表示溶剂, 分别为水(WA)、乙醇(ET)、丙酮(AT)和乙腈(AC)。
采用酯化反应测试催化剂活性, 步骤如下: 甲醇与废油脂加入到带有磁力搅拌的高压釜中, 产物经过滤、洗涤、分液、蒸馏后, 通过测定反应体系前后的酸值, 以酸值的变化(酯化率)表征催化剂的降酸性能。酸值按GB/T5530-1998[ 22]测定, 酯化率按下式计算:酯化率=(1-反应后体系的酸值/反应前体系的酸值)×100%
图1为不同溶剂中制备的HPW/BMMs样品的XRD图谱(插图显示为小角图谱)。以水溶液中制得的样品为例, 从插图可以看出, BMMs负载HPW之后, 各个样品的(100)特征衍射峰均存在, 说明仍然保持一定的介孔有序度[ 23]。但从图1A(b, c, d)可以看出, 随着HPW负载量的增大, 所得样品的(100)峰强度逐渐降低, 说明其介孔有序度有所下降[ 3, 6, 15, 24, 25, 26], 并且(100)峰所对应的2 θ逐步向小角移动, d100值由3.71 nm增大到3.87 nm。图1A(e)为纯HPW的XRD图谱, 各个衍射峰与ICDD PDF数据库中HPW(50-0657)的标准谱图基本一致。与之相比较,当负载量小于20%时, HPW衍射峰较弱, 说明在低负载量时, HPW以细小的晶粒分散在BMMs表面, 以致XRD检测不出[ 11]; 当负载量较大时(40%), HPW特征峰明显(如图1A(d)所示), 但衍射峰较宽。通过SEM照片发现BMMs颗粒大小约为50 nm(如图2(a)所示), 负载40%HPW的样品颗粒形貌没有发生明显变化, 也没有观察到HPW大颗粒(如图2(b)所示), 表明HPW的负载过程并未对载体的形貌产生影响, 并且所得催化剂中HPW分散性较好。
![]() | 图2 BMMs负载HPW前后样品的SEM照片Fig. 2 SEM images of the samples before and after loaded HPW(a) BMMs; (b) 40HPW/BMMs-WA |
在乙醇溶剂中制备的样品HPW/BMMs-ET的小角XRD图谱列于图1B, 结果表明负载HPW之后所有样品的(100)特征衍射峰依然存在, 表明介孔结构仍然保持, 同时 d100值无明显变化(约3.77 nm)。当负载量为10%时, 广角XRD图谱已出现HPW的晶相特征峰, 与纯HPW的XRD图谱比较发现, 所有峰均向大角移动, 表明乙醇溶剂有可能使HPW阴离子发生聚集而导致晶型有部分改变[ 24, 25, 26], 随着负载量增大, HPW的各个衍射峰逐渐增强, 峰形尖锐, 表明有大晶粒形成。
在丙酮溶剂中制备的样品HPW/BMMs-AT的小角XRD图谱(见图1C)显示出当负载量为10%时, 与载体BMMs相同的(100)衍射峰保持较好, 且在广角XRD图谱中观察不到HPW的衍射峰, 说明HPW高度分散于BMMs孔道表面。继续增大HPW负载量时, (100)峰向小角方向偏移, d100值增大。但是当负载量为40%时, 载体BMMs的(100)峰强度极低, 表明其介孔结构遭到破坏。另外其广角XRD谱图显示出样品40HPW/BMMs-AT的半峰宽与水溶剂中所得到的样品基本相同(如图1A(d)所示), 说明丙酮溶剂有助于提高磷钨酸在载体表面的分散性, 但其所有衍射峰均向大角方向移动, 表明丙酮溶剂对其晶型也有很大影响[ 23, 24]。
在乙腈溶剂中制备的样品HPW/BMMs-AC的XRD图谱(图1D)表明当负载量为10%时, 其小角XRD图谱给出的信息与在丙酮溶剂中得到的结果类似; 当负载量为40%时, 其介孔结构遭到破坏, 广角XRD显示出HPW的衍射峰均向小角方向移动, 且出现许多细小的杂峰, 表明所负载的HPW晶型发生了改变[ 27, 28]。
![]() | 图3 不同溶剂中制备的40HPW/BMMs样品的FT-IR图谱Fig. 3 FT-IR spectra of 40HPW/BMMs in different solvents(a) HPW; (b) WA; (c) ET; (d) AT; (e) AC ; (f) BMMS |
一般来说, HPW由中心原子、配位原子、以及平衡阳离子和结晶水组成, 其中HPW阴离子为一级结构, 并与平衡阳离子组成二级结构, 最后再与结晶水构成三级结构[ 1]。据报道HPW的二级结构稳定性较差, 易受溶剂影响[ 4, 29]。而且溶剂极性对HPW与BMMs表面之间的相互作用影响也较大, 关系到负载型HPW/BMMs催化剂的酸度、表面性质和活性物种分散状况以及热稳定性等问题。从上述XRD表征结果和结构分析可以看出: 在BMMs负载HPW过程中, 水对双模型介孔结构和HPW的晶型影响最小, 分散性能最好; 乙腈对HPW的晶型影响最大, 分散效果最差, 丙酮与乙醇的影响介于二者之间。这种影响趋势与所用溶剂的极性相一致。本实验所使用的四类溶剂中, 水的极性最强, 分子直径较小, 因此最易与磷钨酸阴离子结合。而当使用极性较小的有机溶剂时, 如乙醇, 丙酮, 乙腈等, 与HPW阴离子结合能力较弱, 且由于这些有机溶剂的分子直径较大, 在与HPW阴离子结合时所产生的空间位阻效应影响了HPW阴离子与平衡阳离子组成的二级结构以及与结晶水(或溶剂)构成的三级结构。
当HPW负载量为40%时, 在不同溶剂中制备的HPW/BMMs样品的FT-IR图谱(图3)均表现出典型的Keggin结构特征峰[ 30], 说明溶剂对其Keggin结构没有破坏作用, 与上述XRD分析结果一致。但是分别代表PO4四面体的对称伸缩振动峰(1079 cm-1), 以及金属边氧键的W-Ob-W(891 cm-1)和八面体共边桥氧键的W-Oc-W吸收峰(797 cm-1)因溶剂不同而显示出不同程度的蓝移现象(具体数据见表1), 说明HPW与硅物种之间存在着较强的化学作用[ 11, 12, 13]。其中, 在水溶液中得到的40HPW/BMMs-WA样品偏移波数最大, 分别从891.0和796.5 cm-1处蓝移至896.7、810.0 cm-1, 表明水与HPW中的共边桥氧(W-O-W)之间的作用更强烈, 这可能与氢键作用 有关[ 31]。
![]() | 表1 不同溶剂中制备的40HPW/BMMs样品的 红外特征吸收峰 Table 1 FT-IR absorption peaks of 40HPW/BMMs samples in different solvents |
图4是有关40HPW/BMMs样品的紫外光图谱。从图中可知, 纯BMMs在紫外-可见范围内无特征吸收(如图4a所示); 对于纯HPW来说, 在253 nm处有一较强吸收峰, 这是由于Keegin阴离子吸收紫外光导致W-O桥键的电荷移跃迁引起, 其实质是发生了分子内的氧化还原反应, 但是与文献[ 16]报导的HPW在265 nm处出现的紫外吸收峰有所不同, 我们曾用不同公司生产的HPW进行紫外光谱表征, 其结果均在253 nm处出现吸收峰。此外, 从图4b可以看出, 在乙腈溶剂中得到的样品的紫外吸收峰仍保持在253 nm处, 但是在水, 乙醇和丙酮溶剂中制备的样品, 其紫外特征吸收峰偏移至265 nm (如图4c、d、f所示), 说明乙腈对于HPW的Keggin结构[ 27]的保持较有利。
图5为HPW/BMMs样品的N2吸附-脱附等温线和孔径分布图。首先由图5d可知, BMMs呈典型的IV型等温吸附曲线[ 17], 在相对压力为0.3~0.4时出现第一个滞后环, 为H1型, 对应于BMMs的一级孔; 在相对压力0.7~0.9范围内出现第二个滞后环,
对应于BMMs的二级孔。负载HPW之后, 其等温线形状与BMMs等温线基本相同, 说明其介孔结构保持完好, 与上述XRD分析结果一致, 仍然保持双模型介孔结构(一级孔和二级孔的孔径分别约为3和16 nm)。但是随着HPW负载量的增大, HPW/BMMs样品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逐渐减小(见表2)。这是HPW占据了BMMs的表面及孔道所致, 间接证明了HPW的成功负载。
图6为不同溶剂中得到的40HPW/BMMs 样品N2吸附-脱附等温线和孔径分布图, 从图中可知,所有样品的等温线与BMMs类似, 孔分布计算结果显示所有样品均存在双孔分布(如图6插图所示), 但是相比较而言, 40HPW/BMMs-AC样品的比表面积最大, 达到613 m2/g, 大于在其它溶剂中制备的样品。具体织构数据如表2所示。
![]() | 图6 不同溶剂中制备的40HPW/BMMs样品N2吸附-脱附曲线及孔分布图Fig. 6 Nitrogen adsorption/desorption isotherms and pore size distribution (insert) of 40HPW/BMMs samples obtained in different solvents |
![]() | 表2 有关HPW/BMMs样品的织构数据 Table 2 Textural properties of HPW/BMMs samples |
图7给出了在水溶液中制备的40HPW/BMMs样品及BMMs的TG曲线。从BMMs的TG曲线可以看出(如图7b所示), 70℃之前的失重对应于物理吸附水的脱除, 失重率约0.5%, 350℃之后失重率约3%, 对应于BMMs内部硅羟基的分解[ 32]; 相比较而言, 40HPW/BMMs-WA样品可以观察到3段明显的失重过程(如图7a所示), 在110℃之前失重率约1%, 对应于样品表面物理吸附的水; 在110~550℃范围内失重率约2%, 对应于部分以结合态存在的结晶水的失重(称为质子化的水), 这部分水对HPW/BMMs样品的酸性有重大影响[ 33, 34, 35], 经计算可知, 经过200℃焙烧的HPW/BMMs样品中HPW带1个结晶水, 其酸性最强; 在550℃之后失重率约1%, 则归属为剩余结构水的脱除。
图8所示为不同溶剂中制备的40HPW/BMMs样品的NH3-TPD曲线。一般来讲, 200℃附近出现的脱附峰归属于弱酸分布, 而400℃附近的脱附峰, 则对应的是强酸分布[ 36], 表3给出了相关样品的酸密度数据。由图8a可知, 在乙腈溶剂中制备的40HPW/BMMs-AC样品, TPD曲线出现3个脱附峰, 其中弱酸的脱附峰分裂为两个峰, 分别在170℃和270℃附近, 而且酸密度较小; 随后在550℃附近出现的强酸脱附峰, 酸密度较大(具体数据见表3); 如图8b所示, 在乙醇溶剂中制备的样品同样出现强弱两种酸分布, 而且分布比较接近, 此外在310℃附近出现一个新的脱附峰(部分文献[ 27]将其归为中强酸); 在水溶剂中制备的样品与在乙醇溶剂中类似, 其TPD曲线也出现分布比较接近的强弱两种酸位, 但是与其它两个样品比较, 总酸密度最高, 强酸的脱附峰向低温方向移动, 表明其酸强度下降, 同时严重的拖尾现象说明HPW与BMMs内表面之间存在着较强的化学作用[ 11, 12, 13]。
![]() | 表3 在不同溶剂中制备的40HPW/BMMs样品的酸密度分布 Table 3 Acid density distribution of the 40HPW/BMMs samples obtained in different solvents on the basis of the NH3-TPD datas |
结合上述XRD、FT-IR、UV-Vis以及N2吸附-脱附等表征结果, 溶剂对负载型HPW/BMMs催化剂中酸强度以及酸密度的影响, 主要原因可能是乙腈溶剂对HPW和载体BMMs之间的相互作用影响较小, 有利于具有Keggin结构的HPW分子强酸中心的保持[ 23]; 而乙醇溶剂则有利于在BMMs孔道表面形成Si-OH2+, 从而通过静电引力牢固地吸引HPW阴离子[ 10]; 对于在水为溶剂的制备体系中, 由于水分子与HPW中的共边桥氧(W-O-W)之间存在着强烈的氢键作用, 导致HPW的Keggin结构发生变化, 从而减弱了强酸中心[ 31]。上述分析和讨论充分说明HPW和载体BMMs之间相互作用的本质属于HPW杂多阴离子与BMMs孔道表面羟基之间所发生的酸碱反应[ 37]。因此, 在制备体系中, 通过选择不同溶剂, 可以影响BMMs表面羟基质子化过程, 从而调节负载型HPW/BMMs催化剂的强弱酸分布。
图9为水体系中制备的HPW/BMMs样品的31P MAS NMR图谱。当HPW负载量为40%时, 由图9b可知, 40HPW/BMMs-WA样品在 δP = -15.9处出现一个特征峰, 可归因于HPW所具有的Keggin结构中PO4四面体中的P-O键所产生[ 31]; 相比较而言, 对于10HPW/BMMs-WA样品(如图9a所示), 图谱中在 δP=-16.5处则出现一个新的共振峰, 表明该样品存在另一物种[ 28], 进一步说明HPW与BMMs表面存在着较强的相互作用, 增加HPW的负载量, 可抑制该物种的产生。
废油脂中含有大量游离脂肪酸, 不适合直接用作生物柴油原料, 因此, 工业上常常首先将废油脂与甲醇进行酯化, 以降低其酸值。本实验初步考察了在水溶液中制备的HPW/BMMs样品的催化酯化性能(表4)。
![]() | 表4 在水溶液中制备的不同负载量的HPW/BMMs样品的催化性能 Table 4 Catalytic performance of the loaded HPW/BMMs catalysts obtained in aqueous solution |
由表4可见, 随着HPW的负载量的增大, 转化率逐渐增大, 当负载量为40%时, 其转化率与纯HPW基本相同(达到42.7%)。其中HPW/BMMs样
品的焙烧温度对负载HPW所含结晶水以及其催化性能的影响非常严重[ 34]。详细的反应条件考察以及催化性能研究将在后续的工作中陆续报道。
在不同溶剂中制备的负载型HPW/BMMs催化剂保持了双模型介孔结构, 但随着HPW负载量的增大, 介孔有序度逐渐降低, 比表面积和孔体积逐渐减小; 而当负载量较低时, 样品表面出现了新的HPW物种, 通过提高负载量, 可抑制该物种的产生。
水溶剂对HPW的Keggin结构有较大影响, 但HPW在BMMs孔道表面的分散性较好, 40HPW/BMMs-WA样品的总酸密度较高; 乙腈溶剂对HPW的Keggin结构改变较小, 但其晶型畸变明显, 且分散性较差, 40HPW/BMMs-AC样品的酸强度较高; 乙醇溶剂和丙酮溶剂对HPW的影响介于二者之间。
在水溶液中制备的40HPW/BMMs-WA样品应用于催化废油脂与甲醇酯化降酸反应, 其转化率达42.7%, 有可能成为一类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新型固体酸催化剂。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
[14] |
|
[15] |
|
[16] |
|
[17] |
|
[18] |
|
[19] |
|
[20] |
|
[21] |
|
[22] |
|
[23] |
|
[24] |
|
[25] |
|
[26] |
|
[27] |
|
[28] |
|
[29] |
|
[30] |
|
[31] |
|
[32] |
|
[33] |
|
[34] |
|
[35] |
|
[36] |
|
[37] |
|